1月9日下午,出席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圍繞市《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分組討論。政協委員就湛江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積極建言獻策。
位于黃坡工業園區的國聯水產,大數據監控生產車間。記者 李波 攝
促進水產品精深加工高質量發展
政協委員吳麗青(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湛江是水產業大市,目前,水產品初加工的利潤空間越來越狹窄,要保證農民水產養殖的積極性和增產增收,必須保證他們有穩定的收益。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應該引導、扶持龍頭企業在水產品精深加工方面的深度、廣度拓展和豐富,水產品向食品的產業鏈的延伸,水產品食品的品種豐富可以大大的提高水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價值鏈,這樣就可以保證農民養殖水產品有穩定的收益;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讓上游有積累,擴大規模,增加技術投入、科技投入,湛江水產養殖的現代化才能實現。
除了水產品向食品延伸之外,還有必須加強拓展市場,包括拓展市場的廣度(全球化)和市場的深度(全渠道)。
加大金融投入助力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許紹安(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一是加強湛江農業現代化的產業發展規劃。日前,市委制定了推動水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水產行業是農業的一部分,我市對整個湛江地區的農業產業化、農業高質量發展也應做好符合地區實際的規劃。
二是配套政策措施支持。資金要配套到位,加大財政各類涉農資金的整合使用,用出效益。積極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加大金融對農業產業、鄉村振興的投入支持。農業銀行將認真落實好廣東省農行與市政府簽訂的服務支持鄉村振興合作協議,未來5年內投入不少于500億信貸資金,針對“一縣多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金融支持,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農業產業經營農戶的三個金融全覆蓋,推動湛江鄉村振興。加大對農業產業領軍標桿企業的培育,特別是對創新能力強的高科技農業龍頭企業加大加快培養,快速提升我市農業產業發展水平。
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政協委員鄭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長):
湛江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20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收超過23.2萬億,接近國家GDP的1/5,加工與農業產值比例接近2.4:1,貢獻率高?,F在國民追求如何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吃得科學。而湛江農產品加工以產地初加工為主。事實是,食品加工(也就是糧變粉、菜變肴、肉變腸、果變汁)使農產品附加值增加60%。更高層次的是梯次利用,如麥麩變多糖,果渣變果膠。骨血變多肽,產品的價值將提升3-10倍。湛江的農產品就是應該往精深加工的高層次方向發展。
建議第一產業方面,積極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建立標準化生產。第二產業方面,延伸產業鏈,融合創新鏈,提升價值鏈,積極開展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第三產業方面,建設現代化物流網絡,構建網絡式服務體系,打造農旅融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