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把脈支招“三農”工作 擘畫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2-01-11 08:59 來源:湛江日報

鶴地水庫灌區。   記者 李忠 通訊員 李家山 航拍

“三農”問題,事關國計民生之根本;鄉村振興戰略,實為治國安邦之良策。

新的一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錨定奮斗目標,擘畫鄉村振興新圖景。兩會期間,鄉村振興自然成為代表、委員們嘴邊的“高頻詞”。

面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征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立足于我市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優勢,緊緊圍繞科學規劃、打造特色品牌、文旅結合打造大IP、人才培養與引進等多個方面各抒己見,為我市“三農”工作把脈支招,謀劃鄉村振興新發展。

代表聲音:堅持規劃先行  加快鄉村人才培育

市人大代表曾日友:

帶好鄉村振興工作的“火車頭”

鄉村振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應該從哪里著手、工作如何開展、專項資金該如何合理分配,這些都是擺在鄉村振興工作組面前的問題。

規劃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高標準建設的基礎。為此建議,鄉村振興要堅持規劃先行,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帶好鄉村振興工作的“火車頭”。制定鄉村振興規劃要綜合考慮不同村莊的差異性、區域性,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根據不同村莊的發展現狀、基礎條件、區位優勢、自然資源等,因地制宜地推進鄉村振興,不搞千人一面的標準化作業。

同時,建議各縣(市、區)盡快出臺本區域鄉村振興總體規劃,統籌制定鎮及村級的鄉村規劃,保持與“十四五”規劃及城鎮規劃相銜接,同步各級鄉村振興工作步伐,形成有機整體。

此外,要建立鄉村振興項目庫,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積極做好鄉村振興項目入庫評估,發揮鄉村振興的資金效益,通過項目清單的形式,切實保障鄉村振興項目庫的建立完善。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篩選出一批適宜實施、成效顯著的項目進行入庫。

市人大代表許仕賢:

打造湛江特色農業公園

當前,湛江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加快,鄉村環境日新月異,鄉村經濟發展活力不斷被激發,建設“湛江農業公園”正當其時。建議緊緊圍繞我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等目標任務,以綠色農業為基礎,以創新創造為路徑,提升農業公園建設水平,把農業公園打造成湛江農業的新名片、新形象、新標桿。

“湛江農業公園”可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建設,主打休閑農業,滿足市民的農業體驗和親子教育,并配套建設一個大型農產品市場,將其打造成為百果飄香、吸引市民游客的旅游景點,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問題,推動現代數字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市人大代表戴華金:

建立縣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

鄉村振興離不開一大批有知識、有能力、有干勁的新型職業農民“加持”。建議堅持市場化方向,優化農村創新創業環境,合理引導工商資本下鄉,推動鄉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新動能。讓市場在鄉村振興資源配置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讓農業龍頭企業參與搭建鄉村振興的平臺,充分調動鄉賢、返鄉干部、老黨員和熱心企業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投身鄉村建設這片熱土,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特別是移動互聯時代的今天,各種農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應用層出不窮,人才在帶動村民致富、推動鄉村建設中的引領作用、輻射效應越發凸顯。

實施鄉村振興,亟需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經營管理人才。建議依托農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科研院所及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加強農村創業創新人才培育,同時建立縣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圍繞各縣(市、區)農業產業發展對人才、技術、創新的需求,積極完善引才引智、信息共享、創新創意、人才孵化、交流對接、智庫賦能等功能,夯實驛站的服務力量,服務好“三農”領域的生產及經營體系人才,讓更多鄉村振興人才引得回、留得住、有作為,在農村廣闊天地中大顯身手。(記者 陳彥)

委員聲音:助推湛江從農業大市  邁向農業強市

政協委員鄭龍:

與大文旅建設理念相融合

當前,實施鄉村振興要做到補短板、增后勁。水、電、路、氣、房、訊等基礎設施要向農村延伸,科教文衛體等公共服務也要向農村傾斜。

同時,要與大文旅開發理念相融合,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資源,傳承和創新我們的農耕器具、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將其轉化成為地方特色品牌文旅產品,并把特色農產品包裝成伴手禮等。

此外,要出臺相關政策,吸引企業家深入鄉村尋找商機,引導鄉賢、優秀農村學子回鄉創新創業,并大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農民,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

政協委員羅青文:

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立足湛江良好的鄉村建設基礎,接續走好鄉村振興路,我認為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做好傳承工作,總結經驗教訓,并將成功案例、典型經驗進行推廣。其次,要充分發揮政協“溝通橋梁”的作用,融匯科研單位、企業、鄉鎮力量,促進產學研聯合攻關,將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再深入推進一個層次。再則,要突出做好鄉村振興的亮點工作。鄉村振興工作千頭萬緒,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抽絲剝繭,及時提煉好的案例,凝練好的方案,形成項目示范,起到廣泛的帶動效應作用。

政協委員吳思遠:

打造“一村一品”項目

湛江鄉村人口基數大,人文特色突出,獨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也很豐富,建議根據湛江實際,培育出有影響力的大IP,打響湛江的品牌影響力。同時,我們要結合大文旅理念,加大力度打造“一村一品”項目,發展特色鄉村旅游,規劃紅色旅游線路等。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注重引入外部資源,借助大園區和龍頭產業力量,帶動鄉村經濟快速發展。

此外,湛江海洋養殖產業體量大,從業人口基數較大,熟練技術工人充裕,應當建設高質量的水產種業園區,培育本土種質企業,助力解決大農業中的種源卡脖子問題,從而推動湛江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協委員劉翔:

寫好規劃資金人才文章

鄉村要振興,規劃要先行。相關部門要盡快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特色制定具體的產業規劃,完善鄉村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等。

爭取更多的產業扶持資金,引領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中來,擴大鄉村產業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做到幫扶、帶動、共贏。

鄉村振興建設離不開專業的人才。建議引進更多懂農業、懂技術、懂管理的專業人才,讓專業化團隊、公司參與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譚麗娟:

多措并舉解決土地流轉問題

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勞動力流失加劇,我市“三農”工作中土地問題不容忽視。此外,我市土地碎片化現象突出,土地流轉總體程度不高,農民“鄉土難離、故土難遷”等傳統觀念難以轉變。我建議,要多措并舉解決好土地流轉中的系列問題,高質量推動我市“三農”工作。

政協委員鐘立喜:

做大做強農業品牌

湛江如何打造雷州半島農業名片、推動農業品牌上新臺階,對政府部門和企業家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鄉村振興是國家搭建的大舞臺,農業企業家們如何利用這個舞臺發揮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而做大做強農業品牌,尤其需要靠企業本身的發展規劃與運營。與此同時,農業品牌打造、產品品質的把控、電商平臺造勢、企業經營主體的售后服務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要跟上時代趨勢。

湛江鄉村振興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已繪就,我們一定要主動學習、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政策,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打造好湛江農業名片、農業品牌,助推湛江從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記者 何有鳳 陳荔雅)


編輯:徐衛民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