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期間,兒童話題成關注的熱點。湛江市婦女聯合會創新性地將兒童友好和城市發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議。
什么是“兒童友好型城市”?
“兒童友好型城市”是指致力于實現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兒童權利的城市、城鎮、社區或任何地方政府體系,在這些城市或社區,兒童的心聲、需求、優先事項和權利是當地公共政策、程序、決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于1996年發起兒童友好型城市倡議,得到世界各個國家的積極響應。至今,全球已有900多個城市獲評“兒童友好型城市”。
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為兒童成長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并以此推動兒童友好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行動、責任和事業,培養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責任所在、使命所系。
全市0-17歲少兒占總人口比例29.4%
據了解,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列入重大工程。2021年9月,國家發改委聯合22個部(委、辦)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我省、我市也均將“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列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稄V東省兒童發展規劃(2021-2030年)》(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建設20個兒童友好示范縣(區)、200個兒童友好示范鎮(街道),建設500個兒童友好基地。
經湛江市婦女聯合會調研,我市擁有優良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和人文科教空間載體,全市0-17歲少兒常住人口數量約205萬,占總人口比例的29.4%。這些條件的具備,為我市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湛江市婦女聯合會指出,對標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創建要求,我市還存在兒童優先的文化理念不強、兒童發展的政策落實不夠、兒童福利的服務保障不優、兒童成長空間的建設和覆蓋不足等方面的問題。
“五友好”推進建設落實
湛江市婦女聯合會希望,我市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頂層設計,借鑒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成立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推動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同時開展全市兒童友好型城市現狀調查研究,明確工作思路。
其建議,對照聯合國兒童友好型城市倡議行動框架的五大目標領域和長期目標,提出我市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目標,以落實兒童發展綱要(規劃)為核心,構建政策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成長空間友好、發展環境友好的“五友好”發展戰略。
此外,我市需進一步完善兒童醫療保障制度,加強兒童醫院和兒科建設,完善兒童醫療服務網絡。推動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加強普惠托育和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建設。加大對兒童圖書館、科技館、少年宮等兒童文體設施的建設力度,全面構建充足多樣、友善、普惠性質的公共服務供給。
打造兒童空間友好格局至關重要,建議以兒童真實需求和行為特征為基礎,系統構建兒童友好的空間規劃體系和生態環境。包括回歸自然、釋放天性的公共空間、安全的步行環境和趣味化的街道空間、營造活力友善的社區交往空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