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湛江市委市政府發出《關于推動湛江市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湛江要打造全球水產品交易中心、國際水產種苗繁育基地和國際水產養殖與加工基地(下稱“一中心兩基地”),力爭到2026年全市水產產業鏈年創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要以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為方向,構建大產業、大平臺的發展新格局,推動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意見》提出十項措施如下:
建設全國水產種業“硅谷”:三年摸清水產種質資源“家底”;率先解決對蝦種質資源長期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創建3-5 家國家級、省級金鯧魚、石斑魚等名優海水魚類良種場,培育全國水產種業龍頭企業。
建設全國水產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區:推動全市30萬畝池塘升級改造,支持發展工廠化養殖,支持發展深遠海養殖,支持生蠔產業科學發展,推動生蠔養殖方式和設施改造升級,引導向景觀化方向發展,改善品種結構,拓展養殖空間,支持開展蠔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延伸生蠔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
建設湛江國際水產城:建設集水產品國際交易、倉儲物流、精 深加工、產品研發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國際水產城。建設水產品深加工園、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大型冷藏中心,配套建設水產品批發、產品研發等功能區。
建設國際水產品交易平臺:打造國際水產品 交易“前置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整合產業鏈各環節數 據信息,供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參考運用.鼓勵金融機構積 極參與國際水產品交易平臺建設,推動湛江成為全球水產品 流通的“樞紐”,打造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爭取更大話語權、定價權,形成水產產業“湛江指數”。
建設中國水產中央廚房產業高地:培育中央廚房龍頭示范企業,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創建廣東預制菜十大示范企業、百強產品品牌行動;建設湛江海鮮展銷美食一條街。
支持湛江水產品牌建設:按相關規定獎勵獲得國家級品牌企業,辦好中國(湛江) 國 際 水 產 博 覽 會(下 稱“水 博 會”) 和現代漁業論壇,加快建設我市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支持國家級、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場(縣) 建設。
支持水產企業走向世界:支持產業鏈和質量技術標準體系輸出,有序發展遠洋漁業。
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強化水產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水產品大數據檢測監管體系,建立金融保障體系,大力支持水產行業協會發揮作用。
打造平安漁業:全面落實“港長制”,加快漁港建設,提高漁船安全生產水平,加大對涉漁“三無”船舶的整治力度。
統籌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資金:統籌全市涉農、科技、技改等方面資金,重點支持水產 種業、綠色養殖、精深加工、物流貿易、智能制造、公共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和國際化建設,按相關規定獎勵作出重大突破和貢獻的單位或個人。
我市全力推動水產養殖業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發展;鼓勵水產品加工業向預制菜、功能食品、休閑食品、生物制藥和海洋化工等領域延伸,通過“科技支撐、人才強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現水產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