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記者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切實提升我市核酸檢測能力,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已落地湛江奧體中心,通過市衛生健康局與坡頭區委區政府聯合協作,目前該氣膜實驗室已完成五個艙體的搭建工作及檢測設施設備安裝(如圖,通訊員 黎進明 攝),最大檢測能力為80萬人份/日。
記者在現場看到,藍白相間的“五艙合一”氣膜一字排開,正中的氣膜艙入口處的國旗和黨旗格外閃亮。據了解,“五艙合一”氣膜實驗室每日最高核酸檢測產能可達8萬管,按10混1采樣方式,每日最多可以檢測80萬人。“五艙合一”的氣膜實驗室配有1個試劑準備區、2個樣本處理區、2個擴增分析區。
值得一提的是,和“三艙合一”的模式相比,“五艙合一”整合了試劑配置區,擴大了擴增區,使其在總艙面積減少的基礎上提升了檢測效率、擴大了檢測規模。實驗室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檢測量大、安全性能好、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實現從試管開蓋到檢測全過程90%的流程自動化。五個艙只需要6-8小時搭建完成,并在24小時內完成設備調試并投入使用。
金域醫學是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市場領先企業,依托自身病毒檢測能力和物流網絡等專業優勢,積極承接包括雷神山醫院、武漢、湖北等關鍵區域的病毒核酸檢測重任,并隨廣東醫療隊支援湖北荊州,在大規模開展核酸檢測方面備受政府的認可。
金域醫學設置于湛江奧體中心的“獵鷹號”氣膜實驗室由以鐘南山院士擔任主任的廣州實驗室、國家呼吸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指導,由國內第三方醫檢行業龍頭企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運營。
“獵鷹號”氣膜實驗室采用了百余臺開蓋機、自動加樣儀、自動核酸提取儀等全自動化設備,可實現從試劑配置、加樣、提取、擴增自動化,自動分析到出報告的核酸標本檢測全流程信息化,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科技力量,
我市同時簽約3家第三方檢測機構,除廣州金域公司提供氣膜實驗室外,廣州精科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提供3臺移動方艙實驗室,分別設置于湛江吳川機場、湛江高鐵西站、徐聞港,1月27日全部到位,最大檢測能力為51萬人份/日;廣州華銀康醫學集團有限公司提供1臺移動方艙實驗室,設置于赤坎區中醫院新址場地,1月28日完成調試安裝,最大檢測能力為10萬人份/日,目前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能力共為141萬人份/日,目前全市本土加上第三方檢測機構最大核酸檢測能力為241.1萬人份/日。
我市常住總人口約為698萬人,主要城區(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經開區)常住人口約為193萬人,根據國家、省有關要求,湛江市需具備1天內完成主要城區193萬人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500萬人以內2天完成檢測的能力。截至1月28日,我市本土具備檢測能力的機構數為40家,其中醫療機構34間,疾控機構6間,檢測能力為100.1萬人份/日,目前本土核酸檢測能力尚不能滿足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需求。“獵鷹號”的到來,將有力提升我市核酸檢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