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人民群眾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性資源。
長期扎根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劉小權深知水資源配置事關重大,兩會期間,她就支持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新增灌區項目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受制于特殊地理氣候條件,廣東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成為制約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瓶頸。2020年,為解決湛江、茂名、陽江和云浮市等粵西地區長期存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水利部珠江委會同廣東、廣西兩省(區)水利廳組織編制了《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總體方案》,規劃建設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
該工程是我省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受水區域最廣的重大水利項目。工程建成后,可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格局、保障群眾用水安全、維護河湖生態環境,受益人口超1500萬人,徹底解決粵西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有力支撐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2年,《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水利部審查,明確開發任務以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為主,兼顧農業灌溉,為改善生態環境創造條件。劉小權欣喜地看到,該工程就改善灌區、新增灌區進行了一系列詳細規劃。
劉小權指出,現階段我市農田水利灌排體系不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大多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幾十年運行使用,部分設施已老舊損壞嚴重,部分電排灌站的排澇和灌溉能力已不足,亟待更新改造。
“然而,當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仍然不足,長期以來農田水利建設投入主要依靠國家、地方政府和受益農戶的投入。”劉小權認為,目前農村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新增灌區是彌補區域農業發展水資源短板、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充分發揮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效益、優化配置水土資源的重要抓手,應當盡快、高效推進雷州半島新增灌區工程。
劉小權建議,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支持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新增灌區項目建設,加大資金和政策傾斜力度,力爭項目早日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