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美麗的港城,有一群人一直讓湛江四季如春,他們的名字叫志愿者,他們就是新時代的活雷鋒,港城魅力之光。
在市文明辦、團市委和市民政局正確領導下,6年多前,湛江市志愿服務聯合會成立了,帶領著全市的志愿者組織和團隊團結向前,著力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項目化、專業化、規范化、常態化和信息化建設,培育孵化了很多優秀的志愿團隊和志愿項目,例如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義工“幸福銀行”獲得19個國家級榮譽,情暖湛江志愿者協會在15個鄉鎮建立了應急救援隊伍,這兩個協會還獲得廣東省宣傳部、文明辦等12個部門聯合頒發的“廣東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榮譽稱號,旗下社區健康促進社“移動生命線——公交急救宣教項目”榮獲第四屆中國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為湛江市第一個金獎,該項目還同時獲得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頒發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項目獎”;廣東醫科大學“知行青春”工作室遺愛器官捐獻,宣傳志愿服務隊的“為愛續航”生命教育接力行動項目獲得共青團廣東省委“益苗計劃”的優秀項目獎;中力愛國志愿者協會獲得廣東省抗疫典型先進組織。
在新冠疫情發生后志愿者積極投身抗疫志愿工作中,開展了新冠疫苗接種志愿服務,如2021年5月27日至8月22日,在湛江市體育中心大型疫苗接種點,志愿者近5000人次參與疫苗接種志愿服務,服務時長4萬多小時,服務市民39.2萬人次。
湛江市志愿服務聯合會配合支持團市委,連續5年發動全市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市各繁華地段路口,交通志愿者們頭頂烈日,汗流浹背,任勞任怨地勸導市民遵守交通法規,協助交通警察疏導交通。切實提高了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識,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營造了有序的交通環境。
這6年來,產生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志愿者、志愿者團隊和志愿者服務項目,我們無法一一記錄他們的先進事跡,在3月5日的雷鋒紀念日、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了解這支隊伍中的典型代表。
在寒冷的冬天,許程聰給流浪者送溫暖。
先進人物
中國好人許程聰
許程聰,1970年出生,湖南益陽人,現任徐聞縣許姐志愿者協會會長、徐聞縣政協委員,湛江市人大代表;2015年被評為第四屆湛江好人、湛江最美志愿者、 廣東好人、廣東最美志愿者;2019年獲得徐聞最美志愿者、徐聞縣三八紅旗手、優秀徐聞縣政協委員稱號;2020年被評為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好人、省三八紅旗手。
許程聰在2014年開始組建志愿者協會,每年帶領志愿者開展愛心活動不下200次,大到籌措善款大病救助,小到敬老院為老人清理衛生等:
籌措善款救助大病患者
2015年1月3日,一場為救助地中海貧血患兒占國才的愛心募捐活動在徐聞縣文化廣場舉行,志愿者們的善舉感動了在場的愛心人士,現場捐款22萬多元,還有幾萬元善款陸續匯入占國才的帳戶。義演后,志愿者們仍繼續在大型網站推薦宣傳,讓社會上更多人來幫助占國才,使當初的小患者現在已是一個健康的小學生了。
同年六月,許程聰又同樣排除萬難帶領她的團隊救助患有地貧患兒麥運高,使他得以及時治療,現在他也已健康步入學堂。2016年,他們為麻章骨癌患者呂文杰捐款八萬多元,讓呂文杰成功進行了手術,使他能夠站了起來。
關愛孤寡與流浪漢
從2015年起,許程聰帶領志愿者堅持在每年冬季的寒冬夜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為流浪者送飯送衣被活動,風雨無阻,此舉已堅持七年,并且不管多困難都會幫他們尋找回家的路,至今已幫助十人回家。
徐城敬老院,許程聰稱之為“娘家”,因為她將敬老院老人當作自己父母孝順,有位老人癱瘓在床,許程聰三年風雨無阻一日三餐給老人送飯,一直到老人去逝。
許程聰還有個稱號叫“許媽媽”。許程聰幫扶了十多個孤兒,每到孩子生日,她都會與他們一同慶祝;孩子們放假了,她就把接回家,讓孩子感覺到有家的溫馨。
勇敢逆行愛心抗疫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150多個武漢、湖北同胞滯留徐聞。溫良徐聞妥善安置了這批同胞,為他們提供了健康觀察酒店,但急需志愿者為他們提供24小時全封閉服務。
許程聰第一時間報名沖到抗疫一線,帶領其他志愿者在缺乏保護設施、大家談新冠色變的情況下,毅然進駐健康觀察酒店,近距離服務武漢和湖北同胞。同時,許程聰進行募捐,在短時間內統籌了13車共242噸蔬菜向武漢各地區運輸,僅運費多達6.2萬多元。
田欣民爺爺積極參與關心下一代公益活動。
關心下一代的田欣民爺爺
田欣民,現在已86歲高齡,仍然活躍在關心下一代與志愿服務的公益路上,所以大家親切地稱他為田爺爺。
田欣民退休前是一名空軍藍天衛士,曾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退休后,他繼續發揮余熱,積極參加公益活動。近三年參與困難幫扶、愛心救助等活動不少于300場次。2015年成立了赤坎區留守流動兒童輔導中心,以中心為平臺每個周末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和一些志愿者協會,為留守兒童們開展作業輔導、手工、心理輔導等活動,前后開展活動達71(場)次,志愿者參與1000多人次,共有5000多名少年兒童受益。積極配合赤坎區禁毒辦組織的禁毒宣傳活動,他的足跡踏遍了赤坎區所有中小學,每年都有20多場禁毒宣講。
在投身關愛下一代及開展公益事業17年間,田欣民先后獲得廣東省“愛心父母大聯盟”金獎、廣東最美志愿者、廣東好人、廣東省最美禁毒人、廣東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2018年湛江市十佳“最美五老”、廣東省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優秀五老輔導員、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他的家庭也先后獲得全國五好家庭、第一屆“湛江市文明家庭”、2019年廣東百戶“最美家庭”等稱號。
先進項目
粵西首個“三向聯合”大病救助服務平臺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大病救助服務平臺創建于2020年11月,是粵西首個“三向聯合”大病救助服務平臺,融合“醫院+企業+基金會+醫務社工”等多方優勢資源,搭建“政策救助+慈善項目+個人籌款”“三位一體”的大病救助服務新模式,聯合籌建“小扶大助”專項基金,將“三位一體”大病救助新模式融入醫聯體合作體系,深入為群眾辦實事,致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推動粵西地區的大病救助走向專業化、個性化、長效化。該平臺項目獲評2021年湛江市直機關第四屆改革創新大賽一等獎(服務群眾項目類)、2021年湛江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創建一年以來,平臺搭建高效的信息通道,聯合多方協助,提供統一、安全、快捷的資源調度、信息鏈接、求助申請、社工援助、數據挖掘和決策支持等專業服務。“小扶大助”專項基金由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統籌,用于在該院住院治療的惡性腫瘤、早產兒、血液病及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幫助他們得到有效救治,緩解就醫經濟負擔,并持續面向愛心企業、單位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募捐,目前累計籌得善款71.8153萬元。截至2021年12月23日,該平臺為全院大病患者提供咨詢救助服務達4128人次,受助人群覆蓋廣東、廣西、四川、湖北等多個省市區,受助人群年齡介于新生兒至89歲間。
該平臺協助患者申請湛江市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25次共計67.1256萬元,公募6人次共計72.1292萬元,鏈接社會資源救助44次共計55.5萬元,個人籌款2446人次5460.0028元,總鏈接醫療救助款達5654.7576萬元,急群眾所急、解群眾之所難。
志愿者救援隊隊員學習救援知識。
壹基金社區志愿者應急救援隊
2021年湛江市“最佳志愿服務項目”之一壹基金社區志愿者應急救援隊項目,是湛江市情暖湛江志愿者協會2021年攜手遂溪縣志愿服務聯合會與壹基金合作開展的一個社區減災項目,這個是以社區為本、持“人人公益”理念的社區志愿者救援隊減災能力建設項目,由建隊伍、辦培訓、做預案、搞演練四大項目板塊組成。項目通過扎實、有效的培訓和演練,提高“個人-家庭-鄉村-社區”各層面的防災減災意識,構建社區防災減災體系,提高社區應對災害與風險的能力。
2021年該項目已在湛江市遂溪縣組建示范縣,覆蓋遂溪縣15個鎮,成立15支社區志愿者救援隊,每支隊伍20人,共300人。項目啟動以來,共開展服務102次,參與志愿者共1200人次,服務對象12600人次,志愿服務總時長2400小時,志愿者中35歲以下660人次,有效提高社區在非常態下妥善應對各類突發共同事件的處置能力。2022年,該項目還將在湛江市霞山區海頭社區樓下村以及麻章區湖光鎮組建2支社區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旨在將項目持續有效地擴展到更多的區域,將為湛江防災減災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