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推進校地合作、助力特色農業數字化發展、加強電商學子的實踐能力,湛江科技學院經濟與金融學院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邀請,日前組織電子商務系師生前往徐聞參加了“大培訓、大擂臺、大賣場”——百名網紅千名主播菠蘿的海培訓直播及數字營銷行動,效果良好,收獲滿滿,有效推動了和安鎮分會場的宣傳和銷售熱度,該校直播團隊還獲評“優秀新農團體”。(據3月24日《湛江晚報》)
我們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解決“賣難”問題也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全面打通線上與線下、田間與餐桌的“最后一公里”難點堵點。從這個角度來講,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搭建農產品線上服務平臺,通過帶貨直播、抖音推銷、“千人團秒殺”等方式,把一批批看起來很“土”的農產品成功推銷出去、賣出好價錢。
湛江的的特色農產品有很多,“助農直播”打開銷路已經成為一種新潮流,而且也是大趨勢。一方面要建好平臺載體,強化與電商企業、網絡平臺的對接,通過政府牽線打造戰略合作空間,進而實現優質農產品的產銷精準對接。另一方面要找好直播主播,“一把手”變身“超級推銷員”也好,“鄉土明星”當好代言人也罷,要打造更多有特色、有內涵的電商“直播間”,形成具有品牌影響力的“網紅點”,同時進一步強化電商營銷的引導與扶持,真正讓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
在湛江,“帶貨+直播”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做好電商服務還需要在細節上下足功夫。在這其中,加快“電商村”建設首當其沖,要深入實施“數字鄉村”工程,通過5G全面覆蓋、寬帶進村入戶,用新基建賦能新農村,切實滿足農戶用網需求。在此基礎上,要加強網絡營銷人員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引進一批專業運營人才、主播,培養一批懂銷售技能、會網絡操作的“新農人”,積極運用新手段、依托新載體,拓展農產品銷售的新渠道。
農業穩則天下安。面對農產品銷售的新情況、新特點,助農服務要緊貼實際、緊跟潮流,不斷尋找新的切入口和突破點,創新“助農直播”等新興業態,開拓新模式、新功能。只有對農業生產“高看一眼”,對農戶生計“厚愛一層”,想方設法解煩難、解疑難、解困難,才能讓農戶的錢袋子真正鼓起來,激發鄉村振興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