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吳川機場3月24日試運行。作為目前通往新機場最后一公里的“門戶道路”,湛江吳川機場空港經濟區(簡稱“空港經濟區”)的5條市政道路搶通,提前“上崗”。
通向湛江吳川機場的道路嶄新寬敞。
搶通最后一公里
俯瞰湛江吳川機場,嶄新的航站樓如展翅鯤鵬,空港經濟區坐落在機場的正前方,乘坐飛機的市民、游客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暢通無阻地穿過空港經濟區的道路,順利抵達湛江吳川機場。
空港經濟區依托湛江吳川機場而生,是廣東省“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總面積約154.06平方公里,核心區約21.5平方公里,起步區約8.9平方公里(含山雅水庫)。2021年,為保障湛江吳川機場轉場運營使用需求,市交投集團通過自籌資金方式建成空港經濟區5條市政路,包括塘?大道東段、機場大道東段、空港北二街東段、空港四路、空港四路北延線,共長5.28公里,總投資約7億元。
空港經濟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空港經濟區起步區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設,對于機場和整個空港經濟區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作為湛江吳川機場的“門戶道路”,承擔著機場連接外圍道路網的作用,通車后將極大加快進出港客流、貨流運轉速度。與此同時,作為空港經濟區的交通主體骨架串聯起整個經濟區的交通網絡,為空港經濟區的交通體系形成、高端產業集聚、城市格局塑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去年12月30日,我們完成行車道瀝青路面施工工作,提前拉通道路,率先滿足湛江吳川機場進出車輛的通行,保證了轉場物資設備順利運送。”承建方項目經理介紹,行人道、綠化、照明等后續工作也在今年3月中旬前基本完工。
據悉,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廣航局”)承建了塘?大道、機場大道、空港北二街、空港四路等道路,這是空港經濟區規劃“四縱五橫”主干路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中交廣航局于2021年7月7日成立湛江吳川機場空港經濟區起步區一期工程首批工程項目經理部,項目于2021年7月21日開工建設,工期365天,為確保湛江吳川機場2022年3月24日順利試運行,項目部采用2班倒的作息時間加快施工進度。截至24日凌晨,5條路已全面完工通車。
去年7月,記者走進空港經濟區選址地,高溫炙烤、塵土飛揚的場面猶在眼前,當下目之所及已變成了寬敞現代的“羅馬大道”,直通湛江吳川機場。
給綠化帶種植樹木。
疫情中戰風斗雨縮工期
空港經濟區起步區市政道路項目以路基、涵洞、管線、路面工程為主,屬常規市政項目,但按部署要求,5條道路的過渡性路面需2021年10月20日完成,行車道路面需2021年12月31日完成,另受疫情管控、規劃設計及雨季、臺風等不利因素影響,工期異常緊張。項目工期緊、任務重,如何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圓滿完成施工任務,成了項目攻堅克難的重點、難點。
時間回撥到2021年6月,正是項目實施初期,項目所在的吳川市進入疫情管控期。“工程不等人,項目進場施工一刻不能耽誤。”剛到湛江的項目負責人立即趕赴現場踏勘,帶著防疫物品便毅然開始了工作。
內外協調和推進征拆是項目初期首當其沖的工作。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負責的征拆范圍涉及3個村委、9個自然村,上百戶群眾,征拆內容涵蓋農田、房屋、線纜等內容。路線長、時間短、語言不通給他們帶來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考驗。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是項目團隊說的一句話。進場以來,項目團隊扎下根,沉住氣,每天奔波在當地拆遷辦、各村各戶。面對老百姓的需求,他都切實反映到拆遷辦,進行多次溝通交流,碰到老百姓對政策不明白的,他都不厭其煩地詳細解說。通過走訪,一戶一戶解疑慮,一錘一錘敲落實,凝聚起團結一心、出謀劃策的力量,把征拆工作往前推、工期往前趕。
項目進場以來,經歷了去年夏季三個月連續陰雨天氣,第7號“查帕卡”、第13號“康森”、第17號“獅子山”及第18號“圓規”臺風,極大影響了項目施工的開展,增加了項目安全風險管控的難度。為此,項目部與當地氣象部門簽訂氣象服務協議,實時掌握天氣情況,提前補充防臺防汛物資,針對連續雨季影響項目召開專題會議,采取磚渣、碎石鋪底,鋼板鋪頂的方案,緊抓晴天施工,減少惡劣天氣對施工進度的影響,為保證節點工期的實現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團隊充分結合項目的特點、重點、難點,開展全過程管控。項目前期,注重策劃編制,明確項目管控思路;過程中,各部門工作齊頭并進,互為支撐,形成合力;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了業主要求的節點工期,以過硬的團隊素質、過優的項目表現,最終以短工期、高質量交出滿意答卷。
湛江吳川機場空港經濟區市政道路已完工。
為百年古樹繞道而行
一條條通往機場的道路如金絲銀線般靈活穿插于空港經濟區和機場之間,四棵蒼勁挺拔、枝葉繁茂的古榕樹,靜靜佇立在塘 大道和空港四路的交叉路口。
去年6月,建設者們在這里鏟動了第一捧土。實地踏勘時,現場管理人員發現,按照原定的設計方案,塘 大道會經過四棵大榕樹,但這四棵榕樹在此已生長百年之久,樹大根深,貿然動土絕不是上策。
聽說這個情況,項目經理馬上帶領人員趕去現場察看,一行人圍繞著大榕樹轉了一圈又一圈,思考著應對方法。經過討論,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按照原方案繼續施工,把四棵古樹移植到其它地方;二是變更設計方案,讓項目施工為古樹改道。
“項目工期只有短短半年,其中7、8、9月又是湛江的雨季,原本施工時間就不充裕,如果再耗費時間去做古樹的遷移工作,對工期的不利影響是巨大的。”該項目經理擔憂地說,“況且‘獨木成林’的百年榕樹,我們得讓它們存活下來。”
“樹不能動,我們就把路挪一挪,改設計方案!這四棵樹我們一定得保住。”該項目經理的提議得到了項目全體人員的一致認可,大家立馬為保住古樹一事各自忙碌起來,有的人馬不停蹄趕往現場勘察測算,有的人則聯系當地政府部門和設計單位反映情況、更改施工方案。
工期有限,大家只能犧牲原本不充裕的休息時間,日夜奔波于現場和駐地之間。在項目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為古樹改道的方案很快就出來了,塘 大道的施工又開始忙碌起來,一輛輛施工車輛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為古樹設立起了保護欄桿,防止來往的車輛對古樹造成傷害。同時,為了保護古樹周圍的土壤植被,項目組織人員定期施肥、噴藥,清理古樹周邊的雜物。
如今,四棵榕樹在空港經濟區撐起綠蔭大傘。“當地村民對這幾棵古樹有很深的情結,為樹改道,不僅保全了古樹,也保留下了村民的記憶,還有大家共建綠色家園的美好愿景。”談及此,該項目經理笑了起來。
漂亮的航站樓和進站道路。
名企搶灘空港經濟區
路通財通,這些市政道路如大動脈,盤活了空港經濟區。按規劃,空港經濟區依托湛江吳川機場的綜合優勢,主要發展航空運輸保障業、航空物流業、空港旅游業、先進裝備制造業、航空資源循環(飛機客改貨和拆解)產業、商貿會展產業、大健康產業和現代農業等八大產業。
空港經濟區未來規劃形成“一核一軸三中心,兩廊三區多組團”的城市空間格局。按照“五年成勢、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園”的“三步走”發展目標,立足自身發展條件,依托湛江吳川機場的綜合優勢,充分利用區位、政策優勢,將空港經濟區打造為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港產城高度融合的發展示范區和生態宜居空港城。
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空港經濟區致力于成為湛江對外開放的新窗口、引領跨越發展的新載體,助力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湛江貢獻。
據透露,2022年市交投集團策劃了“空港經濟區起步區一期智慧產業園區項目”,包括市政道路、水系工程、空港科創智慧中心、標準化倉庫、標準化廠房、停車場、廣告牌、加油站、充電樁等項目,總投資約45.29億元。
目前,央企、國企和名企紛紛搶灘空港經濟區。湛江吳川機場試運行首日,湛江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郵政集團廣東分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分行,吳川市人民政府與京東智能產業發展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推進合作項目在空港經濟區布局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