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廣東省水文局湛江分局在廉江市橫山鎮九洲江中游地區開展洪水應急演練,以進一步增強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能力,為快速、有序、高效應對突發處置工作積累經驗。
演練模擬了受持續強降雨天氣影響,九洲江中游發生接近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龍灣橋與缸瓦窯水文站之間有堤壩河堤崩塌。目前水位還在持續上漲,為及時摸清九洲江洪水情況,湛江水文分局應急監測隊迅速組織人員到達九洲江中游設立臨時水文站點,為下游防汛減災提供水文信息。
隨著臨時應急指揮部一聲令下,應急監測隊火速進入搶測狀態,對九洲江雨量、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進行測驗操作。技術人員首先通過搭建雨量計和水位計,連接遙測系統實現數據實時傳輸到遙測平臺,開始五分鐘自動雨量和水位測量。同時,設立臨時水尺及比降水尺,在橋邊設立臨時水準點,采用RTK實時動態測量技術,測量水準點高程,連接廣東省內各地的似大地水準面精化參數,滿足應急監測要求。
針對九洲江面可能存在的各種情況,應急隊利用智能無人船裝載聲學多普勒流速儀、無人機投放電子浮標、手持式電波流速儀等流速儀對河流水流速度進行測流。在演練中,重點訓練了大家對手持式電波流速儀的使用。手持式電波流速儀又稱“雷達測速槍”,是通過檢測水面上波浪或漂浮物返回的雷達信號頻率變化來計算物體移動速度,從而推算水體流速,主要用于野外巡測、洪水、潰壩、決口、泥石流等應急測量,尤其適用于汛期搶測洪峰。其特點是自動化程度高、性能可靠、工作穩定、操作簡單、攜帶方便。該設備的雷達頻率優勢,使得具有較強抗雨衰能力,可以在惡劣氣候條件下正常使用。
此外,應急監測小組還模擬了高洪期,風大、雨大、水面漂浮物多,無法使用流速儀以及浮標法測驗的情況下,使用了比降面積法推流。確保把可能發生的每一種情況都演練一遍。
演練過程中還進行了水文測報應急預案響應、水位監測儀器維修等演練,各個科目設置科學合理,切合實際又環環相扣,大大提升了協同作戰水平,為快速、有序、高效應對突發處置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應急演練總結會上,應急演練技術指揮對本次的應急測報工作進行了點評,總結應急預案的不足項、整改項,提出改進措施,完善應急測報預案。
該分局負責人指出,雖然預計今年是平水年,但是仍然要警惕中小河流發生洪水災害的風險。作為一個水文工作者,應當時刻保持最高的戰備狀態,通過做好應急演練,一方面可以提醒各位時刻保持應對突發事件風險意識,另一方面檢驗應急預案效果的可操作性,增強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能力,切實提高水文應急監測能力,確保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