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湛江日報公眾號發布消息稱,4月4日,雷州市在外省通報的一起新冠肺炎陽性病例的密接者排查中,發現1例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
戰“疫”至今,病毒的狡猾有目共睹,任何紕漏都可能打開擴散之門。雷州發現1例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迅速啟動疫情處置應急預案,目前已對甄別出來的密接者、次密接者等落實管控。這再一次提醒我們,疫情防控容不得半點松懈和大意,必須時刻在狀態。在這場疫情“大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無形考場上的“考生”。筑牢湛江的疫情防控“銅墻鐵壁”,需要無數個“自己”,在大考中為湛江、也為自己交上一份“答卷”。
4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副院長顧銳就居家做好個人防護,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提到,封控區和管控區居民每天上下午各測量一次體溫,并關注家庭成員是否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如有異常,應立即和社區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及時就醫。如有發熱和呼吸道癥狀,應主動佩戴口罩,在就醫前和家人分處不同房間,需交流時保持必要的距離。同時,在居家隔離期間,要做好通風,同時打開對立墻面上的門窗,形成“穿堂風”,還應做好居住環境衛生和清潔消毒、預防氣體回流等。
疫情防控,同樣關乎著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廣大市民朋友,應持續密切關注湛江日報、雷州發布等微信公眾號,留意官方發布的疑似陽性者情況及活動軌跡,如與疑似陽性者有交集,務必第一時間主動向村(社區)、單位報告,配合做好隔離醫學觀察或健康監測等健康管理工作。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針的力度,還得由線來凝結、支撐,才能把我們戰勝疫情、防止病毒蔓延的“網”織密織牢。做好“自己”,就要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專家們一直強調:要備齊“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離、個人衛生;牢記“五還要”——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這些是最基本的防護要求,關鍵是要做細做實,比如不要把“戴口罩”變成了“帶口罩”。同時,要“管住腿”,避免前往或途經中、高風險地區以及有本土疫情發生的地區,減少聚集性活動。
另外,防控越是吃勁的時候,就越要不信謠、不傳謠。要對信息保持清醒而負責任的判斷,不要未經思考就“隨手轉發”,要關注湛江日報等主流媒體,通過權威官方途徑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消息。
筑牢疫情防控“銅墻鐵壁”,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做好自己”,就是我們的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