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南渡河附近成群候鳥。
全球九大候鳥遷飛區有四條途經中國,其中鳥類數量最多、受威脅最大的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而雷州半島正位于遷飛路徑。為了給遷飛途中的候鳥保駕護航,守護同一片藍天之下的人與自然和諧家園,湛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士走到了一起,于2015年成立湛江市愛鳥協會,是湛江市首家環保類NGO,日常圍繞鳥類調查與監測、反盜獵巡護、生態環保教育宣傳這三大業務展開工作。在鳥會“愛鳥兒、愛自然、愛環境”的召喚之下,越來越多的熱心人和機構參與進來,匯聚成越來越壯大的社會力量,共筑和諧生態,守護美麗家園。
愛鳥協會成員在東海島灘涂進行鳥類調查。
調查監測——為科學保護提供數據
雷州半島是目前發現的廣東省最重要的猛禽遷徙路線之一。每年的遷飛季節,猛禽是最早抵達雷州半島的候鳥“方陣”,這些“天空之王”大多處于食物鏈的頂端,種群數量多少直接反映著當地生態環境的好壞,在中國,所有的猛禽都是國家二級甚至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而且保護力度越來越大。
每年10月份是觀測猛禽的最佳時機,為了給過境的猛禽保駕護航,2019年開始,湛江市愛鳥協會開始對遷徙猛禽開展科學監測,監測員們在雷州紀家鎮的猛禽觀測點,借助相機、望遠鏡等設備,按照科學規范的流程,記錄猛禽數量、種類、遷徙等行為,為環境保護、山林開發、保護保育提供科學的數據,同時也為猛禽過境保駕護航。參加監測的志愿者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數人為一組,由有經驗的監測員帶隊,數日一輪換。監測地點在鄉間野地,監測人員不僅要忍受蟲蚊叮咬,還要經受日曬雨淋,吃干糧泡面,條件十分艱苦,但志愿者克服各種困難,為猛禽監測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019年,湛江市愛鳥協會猛禽監測為期14天,記錄到猛禽9種、2279只(次);2020年的猛禽監測為期25天,記錄到猛禽25種、4684只(次),其中,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肩雕。2021年的猛禽監測活動從10月1日開始,為期定為30天,共監測到猛禽26種、3193只,種類包括白腹鷂、鵲鷂、紅隼、紅腳隼、游隼、燕隼、鳳頭蜂鷹、灰臉鵟鷹、日本松雀鷹等,其中一級保護動物3種,分別為白腹海雕、烏雕、白肩雕。此外,還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
猛禽過后,候鳥大軍如約而至,全球性勺嘴鷸和黑臉琵鷺的全球同步調查開始了。勺嘴鷸和黑臉琵鷺都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旗艦物種,也是湛江的“明星候鳥”,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勺嘴鷸個頭小,全球數量約為700只,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而雷州半島是目前發現全國最重要的勺嘴鷸越冬地。在調查和保育勺嘴鷸方面,湛江市愛鳥協會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該會從2014年開始參與全球勺嘴鷸越冬地同步調查,隨著調查隊伍不斷壯大,調查點也逐漸擴展。2019年全國勺嘴鷸保育聯盟成立,湛江市愛鳥協會為聯盟成員之一。據連續幾年全球、全國勺嘴鷸越冬地同步調查結果顯示,每年湛江越冬的勺嘴鷸種群皆為國內最大種群。
除了以上主要的調查和監測工作之外,鳥會還開展各種監測活動,為湛江本地提供自然資源數據,這些數據最終匯入全國水鳥調查監測的大數據庫,為科學保護鳥類和生態環境提供可靠依據。
保駕護航——筑起保護鳥類生命線
雷州半島位于中國大陸南部,如同一個漏斗延伸向南海,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候鳥遷飛區一個重要的落腳點,每到遷飛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飛臨,湛江市愛鳥協會定期去到戶外,進行反盜獵巡護。
反盜獵巡護工作的開展有規范的流程:在傷害事件發生時,先調查取證,再向執法部門林業局或森林公安匯報,并跟蹤處理。為了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和宣傳教育的力度,鳥會還倡導群眾舉報,并對一些事件進行媒體曝光,引起更廣泛的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幾年來,鳥會協助執法部門累計拆除鳥網482張、14448米,清理獸夾28個,救助鳥類56只。反盜獵行動的開展,影響和帶動了一批熱心環保的巡護志愿者參與,助推當地形成了民間與政府良性互動、互補的反盜獵機制,為當地的野生動物創造了更好的棲息環境。
為了聯合社會的力量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湛江市愛鳥協會還探索與檢察機關聯合制定保護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協作機制,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建立公益訴訟協作機制,切實形成保護生態環境工作合力,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
凝聚力量——定期開展宣教活動
湛江紅樹林濕地是水鳥重要棲息地,全球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中轉地,湛江紅樹林水鳥種類有300多種,記錄到勺嘴鷸、東方白鸛、中華風頭燕鷗、遺鷗、黑臉琵鷺、黑嘴鷗等全球珍稀水禽。
當前,湛江正在打造“紅樹林之城”。為了讓市民更好地認識紅樹林,湛江市愛鳥協會將保護鳥類與保護紅樹林結合起來,聯合政會有關部門和地方院校、中小學校,開展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比如組織紅樹林親子研學活動,帶領家長和孩子到紅樹林保護區探秘,觀鳥、尋找底棲生物,從而了解紅樹林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觀鳥導賞活動是一項針對市民定期開展的免費宣教服務,由專業的導賞團隊帶領市民到公園、郊外觀察野生鳥類,除了科普鳥類知識,沿途也會給參與導賞活動的市民講解有關其他動植物的知識。觀鳥導賞活動給市民打開了一扇了解自然的窗戶,可以在導賞時一邊與自然對話,一邊領略自然奧秘,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認知湛江本土鳥類,了解湛江環保法規等相關知識。
愛鳥護鳥是鳥會壯大保護自然力量的切入點,此外,鳥會還開展清理互花米草活動、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海豚日宣傳活動、垃圾分類科普宣傳活動等踐行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