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本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封控區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做好封控區管理工作?看看“他”山之石可否攻玉。
4月5日,雷州市龍門鎮發生本土疫情,在湛江市委、市政府,雷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科學部署下,僅僅歷時15天疫情便得到穩控。作為疫情防控“主戰場”的封控區,工作組是怎樣開展工作呢?
一是網格化管理。疫情發生后,龍門鎮在安全生產網格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將鎮區劃分為13個網格進行管理。鎮領導班子擔任網格長,鎮村干部和志愿者擔任網格員,通過層層責任和管理區域的壓實,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其中,封控區網格有16名工作人員,來自鎮政府、醫院、企業單位等部門。
二是主動排查。第一時間摸清底數,壓實責任,嚴格貫徹落實上級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做到精準精細防疫,同時協調好醫護人員入戶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是貼心服務。為了保障居家隔離群眾的日常所需,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每天風雨不改派送生活必需品,同時和群眾做好溝通,了解需求,第一時間響應并幫助解決。
四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墻”。工作人員入戶安裝智能門禁,第一時間掌握居家隔離人員動態。據了解,居家隔離人員安裝了智能門禁后,一旦裝置感應到門體打開,告警信息將同步至物管平臺,并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通知管理員。其既能有效減輕一線防控壓力,又能精準守護居家隔離第一道防線。
五是嚴格落實垃圾“兩專兩定”(即專人、專車,定時、定點)。收集轉運封控區的生活垃圾,保持轄區內環境衛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力求以最少配員、最快速度、最安全方式完成垃圾集裝轉運。
六是防疫不防愛。全面排查摸清村居內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以及生活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對相關情況登記造冊,建立重點人群服務需求臺賬,做到底數清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密切關注特殊人群的健康狀況,確保他們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關愛不缺席,消除他們緊張感和孤獨感,提高特殊人群的抗疫信心,讓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度,更有溫度。
七是防疫保供氣。為確保轄區居家隔離生活平穩有序,保證群眾日常用氣,防止換氣過程中發生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更加注重氣瓶的安全使用,對送氣車輛進行全面消毒,然后根據送氣工單將需要送出的鋼瓶單獨碼放,并一一進行試漏和消毒,最后再送“貨”上門。
八是心理“防護”不缺位。為了能夠及時掌握居家隔離人員的心理動態,特別是緩解隔離期間所產生的心理失落、焦慮等情緒,通過微信視頻、電話提供情緒疏導和心理安撫,以嘮家常的方式緩解其情緒(同時也在村民群發布龍門鎮服務熱線,讓他們接受更專業的心理咨詢)。運用掌握的防護知識,耐心為居家隔離群眾解疑答惑,講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隔離政策和隔離要求,還有全體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地為此的辛勤付出,引導他們識大體、顧大局,及時傳達防疫政策信息,并鼓勵他們樹立信心,保持樂觀心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九是總結整改創新。每晚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后,采取復盤整改工作法,建立問題臺賬,召開總結會,針對當天出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并堅持立行立改,確保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安全順利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