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眾中去,就是要一切為了群眾。”連日來,湛江市中級人民法院13名黨員志愿者們在封控區坡頭官渡鎮用行動書寫了一段段為民服務的生動故事。
風大雨大 保護物資最大
在官渡鎮工業園封控區內,每天都有愛心公司捐贈的物資送過來,以滿足封控區內的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
5月13日下午,一位司機運來了一批大米、日用品等物資,他把物資卸下并交代稍后會有人來取后便離開了。不久,坡頭封控區上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湛江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暴雨即將來臨。眼看大米等物資就要被淋濕,“快!別讓物資被淋濕啦!”一聲呼喊,湛江市法院的志愿者們迅速行動,在大風雨中搬來磚頭作為物資底基,讓雨水往外流,避免了物資被雨水浸泡,保護了封控區生活物資。
為保障居民購買物資渠道通暢,在封控區內駐守的湛江市法院志愿者還想到了一個“妙招”,主動建議封控區外的店主把收款二維碼掛在封控區警線放物臺邊,店主把群眾所需的生活用品放在臺后離開,群眾們過來取物時一并掃碼付款。這樣既避免了面對面付款收物的感染風險,達到疫情防控的效果,也解決了群眾們購物難的問題,大家都很高興。
千難萬難 重視就不難
“您有什么需求?”“您住在在哪條村?”“好的,我這邊馬上幫您安排工作人員送過去!”……在官渡鎮黨群服務中心,急促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與工作人員快速請示匯報、答疑解惑、協調溝通的聲音相互交融,一派緊張忙碌景象。
被緊急被抽調到官渡鎮黨群服務中心當接線員后,市法院志愿者們每天都要不停接聽封控區群眾的電話,并做好記錄,梳理好群眾反映的問題并及時上報相關負責專班,切實解決封控區內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您好,我母親明天需要做透析,但是現在我們這邊已經封控了,這可怎么辦啊?”5月10日中午,市法院志愿者接到一位居民打來的求助電話,在電話中進行情緒安撫后,記錄地址、訴求等相關情況,掛下電話后火速將情況反饋至醫療保障組,爭分奪秒,各方協同,確保跑贏生命接力賽。
行動不便需要醫護上門做核酸、需要購買生活物資……一句句傾聽,一件件落實,哪怕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志愿者們也沒有半句怨言,因為他們一直牢記那句:群眾事無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