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保護區)組織召開了“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本底更新調查和樣線樣地監測)”(以下簡稱《項目》)網絡評審會。
會上,項目承擔單位中國林科院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所匯報了《項目》的主要內容。與會專家通過聽取匯報、審閱相關材料,經質詢和討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專家組認為《項目》初步構建了保護區相對全面的生物多樣性本底數據集,形成資源本底更新調查報告、樣地樣線監測報告和專題地圖集,為保護區生態保護與修復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承擔單位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報告資料翔實,編制規范,內容豐富,分析全面,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達到了預期目標。
保護區管理局代表對參加評審會的專家表示衷心感謝,還建議項目承擔單位要充分吸收專家組意見,進一步完善《項目》成果,助力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為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智慧,為湛江“紅樹林之城”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據介紹,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項目是廣東省林業重點項目,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智慧化保護區建設、造林恢復、宣教工程、互花米草控制工程等。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廈門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嶺南師范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參加評審,保護區管理局、項目承擔單位中國林科院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所項目團隊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