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0506”疫情發生,坡頭區南三鎮2000多名一線抗疫人員日夜奮戰,凝聚各方力量,奮力守護“綠色南三”。
昨日,記者走進南三島,傾聽他們的抗疫故事。
黨員先鋒隊的旗幟在抗疫一線飄揚。
敏銳反應 提前謀劃部署
5月6日,接報我市1例核酸檢測疑似陽性者活動軌跡涉及坡頭區官渡鎮后,當天下午5時,坡頭區南三鎮黨委書記何浩江立即響應,要求全鎮黨員干部“非必要不離島”,留島待命。
5月7日凌晨,南三鎮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并連夜要求留島黨員干部1小時內集結到崗,各村盡快籌集核酸檢測場地布置所需帳篷、桌椅等物資,以及動員群眾參加核酸檢測工作。經過通宵奮戰,當天上午7時30分,全鎮便妥善完成31個核酸檢測點的場地布置工作以及群眾動員工作。緊接著,該鎮以最快速度對接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和運回醫療物資。上午10時15分,南三鎮在全區率先開展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與此同時,該鎮第一時間周密制定抗疫方案,配合全區做好靜態管理疫情防控工作,緊急調配力量,5月7日果斷關閉離島通道,并在南三大橋出入口設卡24小時值守,實行鄉鎮之間、村居之間設卡值守,執行“不進不出”原則。同步要求相關部門發出通知,全面關閉商鋪、超市、市場、KTV等公眾聚集活動場所。一系列措施,織密筑牢了一張疫情防控網。
示范引領 彰顯黨員本色
如果留島群眾底數摸排不清,將會影響全鎮疫情防控工作大局。9日晚,南三鎮緊急召開疫情防控調度會,運用群防群控防控體系下沉力量,連夜動員鎮、村、村民小組近500名黨員干部,通過進村入戶“亮燈敲門行動”,以及進魚排、進蝦苗場、進船廠、進工地等場所開展地毯式登記,做到底數清,確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與此同時,該鎮定點采樣方式調整為流動服務采樣和上門采樣相結合方式。經過調整改善,核酸檢測人數從前兩輪的43000多人提升到47000多人。盡管連續通宵達旦工作,他始終堅持到各個采樣點、到各個部門掌握一線真實情況,統籌協調,保障運行、調配資源,切實把防控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充分展現黨委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擔當。
為迎接這場“大考”,南三鎮成立了133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實現各自然村臨時黨支部全覆蓋,始終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高高飄揚,確保各支部集中統一、步調一致,進一步強化臨時黨支部的功能。
以民為本 扛穩民生保障
“各村實行‘足不出戶’措施,身為南三鎮‘家長’,民生服務保障不能缺位,群眾生活質量不能打折。”何浩江反復強調。
隨著居家隔離時間增加,不少群眾對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針對這種情況,何浩江組織召開會議,經過綜合分析研判,選取了鎮內5間超市作為定點保供超市。他通過引導各自然村村民小組長積極與定點超市建立聯絡群,村小組長與群眾提前溝通,充分掌握群眾的團購清單向超市下單,定點超市接單并做好貨源供應,并將生活物資配送至各自然村定點位置,群眾定點錯峰領取物資。
疫情期間推行的這些措施,極大地激發了南三人民群眾的大局意識,全員積極配合“靜”下來了,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南三島海產養殖戶較多,為降低因關閉離島通道造成養殖戶缺乏養殖飼料和海產品銷售渠道不順暢的影響,何浩江急群眾之所急,第一時間召集鎮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研究解決方案,最終決定實施“集采集運”方式,即從養殖規模較大、運輸能力強、具備消殺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選取7家養殖公司作為“集采集運”定點公司。5月9日開始,在交通部門和市農業農村局支持下,為必要物資、生活物資車輛辦理臨時通行證30多張,其中為海大和粵海飼料供應為主的“集采集運”定點公司辦理了通行證。解封前在鎮上收購蝦的隊伍有7支,每支隊伍有3輛車辦了通行證進出市區。23日解封后,何浩江仍在持續跟蹤養殖戶的保障需求,幫助他們盡快復工復產。
除了積極爭取上級相關部門調配物資,何浩江也廣泛宣傳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截至目前,通過團坡頭區委、坡頭區檢察院、坡頭區創文辦等部門籌集調配物資逾30噸。據不完全統計,在南三經濟促進會大力宣傳帶動下,共有60余間愛心企業,150多名愛心人士為做好南三疫情防控工作輸送關愛和力量,捐贈各類物資近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