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由赤坎區文旅體局、區教育局指導,區文化服務中心(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湛江市第二十四小學聯合主辦的“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共享端午非遺文化”活動在二十四小順利舉行,大家一起聽非遺講座、包海味粽子,共度美好雙節。據悉,該活動是“節慶‘嘆’非遺”——“粽香情濃 關愛暖心”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系列活動之一。
活動當天,民俗文化專家朱衛國為廣大師生帶來端午節非遺專題講座,緊緊圍繞端午節的由來、習俗、詩歌及文化傳承四個方面展開生動講解。
隨后,省級非遺項目“湛江海味月餅制作技藝”傳承人鐘亞金、陳翠娟師傅到現場教授學生制作粽子,一片片清香的粽葉、一粒粒晶瑩的糯米被巧妙制作成誘人的粽子。“又有得學,又有得吃,很有意思。”一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心地說道。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有助于讓師生更好地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慶端午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同時也進一步宣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社會營造出尊重、關心、愛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節慶‘嘆’非遺”系列活動是省文旅廳指導,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的文化品牌系列活動,已連續舉辦兩年,主要圍繞中國傳統節日節慶特點,在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國慶節等節慶,邀請非遺項目傳承人推出一系列非遺展示展演和傳承活動,持續為傳統節慶注入新活力,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