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得了吆喝,又贏了市場。面對國際市場變化,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徐聞從容應對,通過借力RCEP、舉辦田頭直播等手段促銷。徐聞菠蘿美名遠揚,迸發出巨大的市場活力,頂流魅力可見一斑。
2022年徐聞菠蘿產量和銷量再創新高,年產量預計79.6萬噸,產值約25億元,收購均價達1.5元/斤,最低價0.9元/斤,最高價3元/斤。截至今年6月1日,已售約76萬噸,占年產量的95%,“甜蜜果”搖身一變,成了“致富果”“振興果”。
小菠蘿加工車間。
借力RCEP出口擴大
2021年,徐聞菠蘿出口至俄羅斯、日本、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約530噸,貨值440萬元,同比增長76.4%,并實現徐聞菠蘿出口跨境電商“零的突破”。
今年徐聞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菠蘿大賣。今年1月,在徐聞獲授國家級“RCEP菠蘿國際交易中心”金字招牌后不久,首批徐聞菠蘿出口新加坡。
此外,徐聞還推出了“首創菠蘿數據小屏 便捷靈活使用”“首創菠蘿‘千人’營銷”“首創菠蘿加工‘十條’,推動延鏈升級”四大創新之舉。由此,2022年徐聞菠蘿營銷開門紅再創新高,在菠蘿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未來,徐聞繼續圍繞“數字化、國際化、產業化、金融化”發展目標,著力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搶抓RCEP的市場機遇,按照菠蘿“十大工程”38條,推動徐聞菠蘿“12221”市場體系2.0升級版建設,擦亮徐聞菠蘿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品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菠蘿產業帶,讓徐聞菠蘿飄香國內外。
徐聞菠蘿田頭直播。
觀念轉變帶動菠蘿產業發展
不僅大菠蘿賣得火,“小菠蘿”也熱銷。5月31日,在徐聞縣三木食品公司寬大干凈的車間里,上百個工人手起刀落,一個個光鮮亮麗的菠蘿小果從一堆皮屑里“走了出來”,這是經過初加工的去皮工序后的鮮果。每個重250克左右,就這樣的小菠蘿,今年突然走俏全國各地商超市場,最多可賣到1.5元/斤,近期的行情也在1元/斤左右。由于食用方便,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據徐聞三木食品公司負責人介紹,即使在菠蘿收獲尾期,該公司的小菠蘿原材料日進貨量仍有5萬斤,出來的成品約1.8萬斤,賣出去0.9元/斤,保鮮期為半個月。
“甜蜜果”不僅讓加工廠嘗到甜頭,也讓廣大農村富余勞力感受到“甜蜜”。在加工廠,夫妻倆齊上陣,一天能賺三四百元,單個人也有150元左右。大部分是中年人,其中不乏農村家庭主婦,她們早上送走孩子上學后就去上班,下午下班接回孩子回家,帶孩子與賺錢兩不誤。
發現一片新市場,催生一批新農人,這塊新大陸便是小菠蘿市場,從城市返鄉的大學生看到了創業的機會,熟悉網絡電商銷售平臺的操作,他們讓小菠蘿搭乘數字化列車暢銷各地。
變廢為寶,不僅解決創業就業問題,也讓果農增收。“小菠蘿市場持續火熱,盤活了經濟,創造了創業就業的機會,尤其帶動了一群人就業,消化了一部分富余勞動力。果農不僅能賣大果,也能靠小果賺回一筆。”徐聞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薇說。
黨建引領全產業鏈快速發展
徐聞菠蘿曾因市場流通渠道不暢,陷入嚴重滯銷困境。2021年以來,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支持指導下,徐聞在深入探索徐聞菠蘿“12221”市場體系過程中,多措并舉破冰,激活了市場潛力,捂熱農戶的錢袋子,擦亮了徐聞菠蘿的品牌。今年1月初,徐聞獲授國家級“RCEP菠蘿國際交易中心”牌匾,首批徐聞菠蘿順利出口新加坡,成為中國與RCEP成員國家雙邊貿易的新亮點;2月初,作為“12221”體系中最重要的大數據部分,不斷根據果農需求連續多年升級完善,直升為國際菠蘿大數據平臺,以大數據開拓市場。3月初,在“菠蘿的海”成功舉辦“千人培訓”“千人直播”數字營銷活動,致力培養一手拿鋤頭、一手用手機,既會種菠蘿、又會賣菠蘿的“雙棲新農人”,積極創建“中國直播第一縣”;4月初,首創出臺《促進菠蘿加工業發展的十條措施》,通過引進菠蘿深加工企業落地,推動傳統菠蘿產業轉型升級,競爭深加工市場。
徐聞深入探索徐聞菠蘿“12221”市場體系,實現了菠蘿產銷兩端的突圍和逆襲,并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尤其作為“12221”市場體系的策源地,正在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的步伐,讓更多農產品借道超車,實現聯農帶農惠農促進增收。
徐聞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徐聞縣曲界鎮是菠蘿的高產地,素有“中國菠蘿第一鎮”之稱,徐聞正在以曲界鎮為試點,創新探索“3151”黨建工作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構建多環節緊密連接的農業全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
2021年,徐聞縣委被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曲界鎮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和廣東省“特色產業示范鎮”,愚公樓村被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2022年,徐聞上榜了“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