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湛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湛江市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主動出擊、精準施策,助力工業企業紓困解難,確保湛江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據6月6日《湛江日報》)
梳理一條條“穩經濟”政策,含金量極高、操作性很強,為企業解難紓困,增企業發展信心,傳遞出矢志不渝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湛江中小微企業量大面廣、遍布各行各業,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和國際市場變化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在發展的節骨眼上,我市出臺了《若干措施》,涉及稅費優惠、信貸支持、保供穩價、促進投資、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消費帶動、提升企業發展效能、要素保障等方面,不僅落實了中央的部署要求,而且對接了企業的迫切需求。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讓企業盡享政策紅利,關鍵在于打通政策全鏈條服務的堵點難點盲點,提升發布、解讀和申報、兌現等各個環節的精準度和關聯度。所以說,要以系統化思維進一步梳理、集成、“打包”各類惠企政策,分門別類,扎口匯總,通過進企業面對面主動宣傳、上平臺點對點精準推送,讓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使企業可以更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掌握政策,切切實實當好高質量發展的“店小二”。同時,要充分依托大數據、AI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對政策匹配、政策辦理、政策兌現等實行精準畫像、流程再造、制度創新,以繡花功夫打磨服務流程,不斷提高管理服務精細化、政策服務個性化水平。
讓“穩經濟”政策叫好更叫座,歸根結底要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從這個角度來講,要始終堅持“用戶思維”,認真傾聽并梳理企業對政策受益的切身感受,用好“好差評”這把利劍,在問題導向中補短補軟、改進提升,打造更讓市場滿意、優質高效的政策環境和辦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