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菠蘿每個重250克左右,開袋即食,省去了削皮、去果眼、清洗、泡鹽水的傳統流程,市場持續火熱。在一些生鮮門店,單是這個‘鮮切小菠蘿’就撐起了一條產品線。”葉青紅說,該公司將以發展鮮切菠蘿、菠蘿奶茶為小切口,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更多村民家門口就業。(6月13日《湛江日報》《讓小菠蘿身價飆升讓田園綜合體逐夢》)
讀罷此文頗為振奮,因為本地鄉村越來越多地依靠特色產業,逐步延伸產業鏈,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彰顯了特色產業的強大帶動功能,也體現了本地經濟發展的韌性。但是,從諸多產業關聯度、產品市場飽和度、就業增收持續性等方面看,特色產業帶動就業還要做好引導扶持工作。
特色產業的持續發展是根本,要增強生命力,就要主動融入國內國際市場,對標特色產業標準、品牌和基本質量要求,不斷優化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讓特色產業在滿足市場需求中,實現品種更新、技術進步和品質提升,從跟隨市場到領跑市場,才能增強特色產業的就業活力。
特色產業的價值挖掘是核心,從傳統的食物生產,逐步走向生產體驗、休閑娛樂、體育運動等方面,提升特色產業的多方面功能,把各方面功能的生產和消費建立、完善起來,讓各方面功能適應不同群體需求,帶來多層次多方位的享受,從而產生更多生產、就業和增收環節。
特色產業的橫向聯合是趨勢,單個產業的發展,主體功能單一,而多個產業的聯合,功能豐富、適應需求能力增強,相應的市場也會豐富和擴大;同時,不同產業比如海洋牧場與田園綜合體的聯合,讓消費者從海洋到陸地,再從陸地到海洋,在不同體驗中感受到兩種生態的鮮活魅力。
特色產業的創新發展是關鍵,要把創新創造貫穿到產業發展全過程全方位,才能主動把握市場機遇,保持相對優勢。要加強新品種培育、新設備研發,把特色產業發展所需的要素發展做到國際領先水平,牢牢把握社會需求變動趨勢,能夠做到時刻掌握新技術、拿出新產品、滿足新需求。
特色產業的引導扶持是保障,產業發展的社會力量往往由市場主導,依據個體實力進行調整,因此,要逐步加大引導扶持力度,推動大產業大企業發揮骨干作用,增強研發創新能力,帶動中小企業參與產業鏈建設,才能激發產業發展潛能。
總之,只有立足本地優勢,認真把握形勢,著力于多方面多要素挖掘,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才能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