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廣東省南美白對蝦現代種業產業園

加快自主創新步伐 讓更多國產蝦端上餐桌

2022-06-16 16:01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文/記者駱麗華 圖/通訊員提供

海茂種業集團遂溪育種基地技術員在工作中。

湛江對蝦育苗水平全國領先,是廣東省良種蝦苗主要供應基地。日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召開廣東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新聞發布會,發布今年5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及相關情況。廣東海洋大學牽頭建設的廣東省南美白對蝦現代種業產業園成功入圍,為全國首個省級水產種業功能性現代農業產業園。喜訊傳來,湛江水產產業、特別是對蝦產業為之振奮。記者采訪了申報工作的負責人之一——廣東海洋大學教授葉富良和實施單位負責人,請他們為我們解讀種業產業園的建設將為湛江帶來什么?

重要性

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

今年已經80高齡的葉富良是廣東海洋大學二級教授,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原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他是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水產科技工作者,現任湛江水產學會名譽會長、湛江對蝦苗種協會名譽會長。他介紹,南美白對蝦原產于南美洲,國內良種親蝦主要依賴進口。美國通過控種技術,每次提供給我國的親本是2個家系雜交的子一代,可以滿足短期養殖的需要,但不具備進一步選育的遺傳資源。因此,我國每年需從國外種蝦公司進口親蝦。近幾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進口親蝦的質量不穩定,繁育的一代苗抗病能力差、死亡率提高、長速減慢,導致對蝦產量下降,給我國養蝦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南美白對蝦親蝦依賴進口是阻礙我國對蝦養殖業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為了打破國外種蝦公司的壟斷,必需加快研發出生產性能超過國外進口種蝦的國產種蝦。因此,通過創建南美白對蝦種業產業園,實施育種單位聯合育種,改進育種手段,培育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南美白對蝦新品種,是非常必要的。

布局

一心、兩核、三擴、多推

產業園成功申報后,下一步要怎么做呢?葉富良介紹,產業園規劃南美白對蝦種業核心技術創新工程、標準化南美白對蝦育種繁育及養殖基地建設工程、南美白對蝦種業場景實踐區工程、南美白對蝦種業示范推廣樣板區建設工程等四大工程,包含建設18個項目。規劃的實施將提升對蝦育種關鍵技術水平,構建以產量、品質、抗病、抗逆、高飼料轉化率等目標性狀為主的基因組育種技術體系;建立良種的選育、擴繁和推廣一體化的、科學完整的體系;建成種業產業特色鮮明、裝備先進、資源要素高度聚集、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生態環境可持續、種業競爭力提升、輻射帶動有力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為全國南美白對蝦種業核心技術創新區、全國對蝦種業振興發展引領高地、全國南美白對蝦種蝦及種苗供應基地、技術要素集聚的對蝦種業場景實踐區、全國對蝦產業轉型推廣示范區。

產業園涵蓋遂溪縣、徐聞縣和東海島三大功能區,確定“一心、兩核、三擴、多推”的空間布局方案,統籌園區科研、育種、擴繁、示范、推廣、服務等功能板塊。

“一心”: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主要任務是提升對蝦遺傳機制、分子育種、蝦苗病害防控、蝦苗營養飼料等研究水平;新品種“興海1號”的傳代選育,保種、創新育種技術,保持“興海1號”優良遺傳性狀:向擴繁基地提供種蝦或幼體。

“兩核”:兩個核心育種區。依托湛江海茂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海茂育種核心區,依托湛江市國興水產科技有限公司建國興育種核心區,并建立新品種養殖示范基地。

據海茂種業集團董事長陳國良介紹,在遂溪育種基地創建之前,海茂種業集團種蝦的產量一年只有1萬對。經過這些年的創建,特別是該集團的遂溪育種新基地第一期工程建成投產之后,年產量已達5萬對。面積200多畝的第二期工程目前已開始建設,力爭明年年底前投產,屆時將年產種蝦20萬對。

“三擴”:3個擴繁基地。依托湛江市東海島東方實業有限公司、廣東勝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湛江市騰飛實業有限公司,建立3個擴繁基地,承接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南美白對蝦新品種擴繁任務,向蝦苗場提供幼體或小苗,并建立新品種養殖示范基地。

“多推”:布局10 個以上示范推廣新品種蝦苗場;布局11個養殖示范基地,示范養殖總面積8805 畝,其中池塘生態養殖模式面積8080 畝;高位池精養模式725 畝;建立5個示范推廣核心園區,園區總面積10萬畝,輻射帶動湛江進行新品種養殖。

意義

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豐收”

葉富良告訴記者,廣東省南美白對蝦現代種業產業園的建設,將給湛江乃至全國帶來巨大效益。

首先,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實施主體的種業年產值可達2億元以上;產業園帶動對蝦養殖水面穩定在10萬畝,實現對蝦產業一產年總產值達50億元。輻射帶動農民增收。加快產業體系轉型升級。對蝦產業鏈條不斷延長,提高對蝦附加值。據估算,產業園內農民每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將達2.5萬元,實現年均增長7%以上。

其次,帶來綠色的生態效益。到2023年,產業園綠色、有機認證的水產養殖基地面積占比將達50%,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質量可追溯水平顯著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將達100%,創建30個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

此外,產生深遠的社會效益。科技進步貢獻率將達70%以上。良種良法配套,良種覆蓋率將達90%以上。自主選育南美白對蝦新品種的推廣,將讓種蝦產業如虎添翼,打破國外進口南美白對蝦種蝦的壟斷,解決南美白對蝦種業被“卡脖子”的難題,種蝦不僅可以供應湛江,還可以供應全國乃至出口。

編輯:何海清
值班主任:何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