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湛江市農業農村局到東海島東南碼頭,進行增殖放流活動。本次活動增殖放流水生動物1324萬尾(只),其中,放流海水魚苗20萬尾、蝦苗1300萬尾、瀕危保護動物中國鱟4萬只。
當下時節,正是水生生物生長繁衍的最佳時期!實踐證明,增殖放流是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加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更是養護生態,推動漁業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
2015年以來,我市連續第8次舉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累計增殖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480億單位;此外,在今年6月6日上午,我市第八個全國“放魚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主會場活動在湛江金沙灣南北小島海域舉行,現場放流鱗刺菇苗、石斑魚苗、紅鰭鯛、金鯧魚苗等魚類705500多尾及玳瑁2只,鱟50只,及斑節蝦類23萬多尾。同時,從1999年開始,我市每年都按規定實施南海伏季休漁制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和南海伏季休漁制度的實施,進一步促進了漁業資源的休養生息,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在湛江市委、湛江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堅持以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發展理念,正在推動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海上糧倉”,實現“藏糧于海”。其中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南海伏季休漁制度的實施,促進了漁業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發展,為我市推動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