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報在田間檢查農用設備。記者 李忠 攝
6月的徐聞,驕陽似火,頭頂草帽的魏報站在全部收獲完畢的菠蘿基地里笑得像朵太陽花:“今年我們合作社4000畝地均豐產又豐收,大家的日子是過得越來越紅火了。”
奮戰30載 為菠蘿插上翅膀
“父母種了幾十年的菠蘿,我也一直從事菠蘿相關工作。”魏報笑言自己就是純粹的“菠蘿二代”。在菠蘿產業發展路上摸爬滾打了30年,魏報早已成長為帶著鄉親父老奔小康路、引領家鄉菠蘿產業發展的“領頭羊”。
日歷翻回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魏報已開始菠蘿種植生涯。當時,受到交通和通訊的制約,菠蘿的銷售在廣東省內居多。經常出現家里種的菠蘿賣不出去、賣不上好價格的情況。
魏報愁在心頭,尋找出路:“要想菠蘿賣得好,就必須銷往更遠的地方!”他利用跑批發市場積累的客戶資源,說服了不少北京和上海的采購商,在每年的菠蘿季節,都提供吃住等便利條件,邀請他們不遠千里來到徐聞的菠蘿地里,親手采摘優質的徐聞菠蘿。“那時起,我家種植的幾十畝菠蘿就開始從省內銷向更遠的地方。”魏報開心地說道。
這些年來,魏報的菠蘿產業不斷壯大,自己種植的規模就達到了2000多畝。魏報本就腦子靈光,加上長時間銷售的經歷,他的視野開闊,不斷推陳出新,從線下銷售延伸到網上銷售,讓菠蘿銷售多元化。2018年,徐聞菠蘿遭遇滯銷時,很多果農虧損嚴重。魏報卻通過引進廣州一家電商公司銷售150萬斤的菠蘿,讓自己處于不敗之地。
魏報表示,自從將菠蘿營銷搬上網,他的產品在原有銷售渠道上進一步擴大,銷路更是進一步擴寬。他的銷售范圍不再局限于北京和上海這些大城市銷售,甚至賣至新疆、西藏。據不完全統計,隨著品牌的不斷唱響,魏報每年經手銷售的徐聞菠蘿多達8千噸,讓徐聞菠蘿插上了翅膀,越飛越高遠。
如今的魏報已是徐聞縣香甜菠蘿種植合作社和廣東遠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湛江市鄉村振興協會理事。他還成為了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品牌打造直播公開課的主講人,并獲得了“徐聞菠蘿產業高質量發展突出貢獻獎”“湛江市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獎”。
開拓創新 走好產業化道路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時代的成就。
2015年前后,徐聞縣大力扶持菠蘿產業,通過補貼、技術扶持等方式鼓勵農戶規模化、標準化種植菠蘿,一批菠蘿標準化種植示范園應運而生。
2017年,魏報帶領5位村民成立徐聞縣香甜菠蘿種植專業合作社,采用“基地種植+市場銷售+半成品加工”的模式,從事菠蘿種植、銷售、組織采購、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開展農業種植相關技術培訓和咨詢服務等業務。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浙江、黑龍江、江蘇、遼寧、山東、湖南、青海等地,廣受消費者好評。
“做農業不僅要低頭看地,更要抬頭看時代。”豐富的種銷經驗讓魏報深刻認識到:農業要發展,必須要搭乘時代的快車。2021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魏報果斷斥資打造香甜合作社菠蘿標準化種植示范園,總投入450萬元。
“智慧農業肯定是以后發展的大方向,十分高效便捷。”笑談間,魏報打開手機APP,點擊查看園區作物生長情況,輕輕一點噴灌功能,田地里的水肥一體化噴灌系統瞬間便自動開啟,“足不出戶管理農作物,不僅省工省力,還省肥節水、增產高效,這充分證明黨和政府為我們指出的道路是正確的,農業現代化就該這樣。”目前,該園區已與多個村的困難群眾建立產供銷關系,輻射帶動150多戶農戶,種植面積達1萬畝。
2021年,魏報還帶領3位年輕人共同創辦了三木食品有限公司,開始發展菠蘿加工業,延伸菠蘿產業。記者在魏報的加工廠里看到,200多位著裝統一的工人,正在寬敞干凈的廠房內緊張有序地加工鮮切小菠蘿。“我們都是工廠附近的村民,家門口就可以掙錢,月薪大概在3000—8000元,挺不錯的。”一位叫蔡小妹的工人說。
持續發力 譜寫發展新篇章
“從2017年到2022年,徐聞菠蘿產量從50多萬噸到70多萬噸,徐聞菠蘿單價從田頭幾分幾毛到最高3元,農民人均收入從1萬多元到2萬多元;菠蘿從‘藏在深閨人未識’到‘網紅果’。”這組亮眼的數據曾在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期間廣為傳播,令人艷羨。
寫就它們的正是一位位像魏報一樣不斷推進菠蘿產業發展的新農人,而他們背后的徐聞縣委縣政府既是錨定方向的“指揮官”,更是產業發展的“服務員”。
近年來,徐聞以黨建為抓手,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打造產業帶黨建示范區,讓“支部建在產業帶上、黨員聚在產業帶上、群眾富在產業帶上”。以“中國菠蘿第一鎮”曲界鎮為試點,創新探索“3151”黨建工作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構建多環節緊密連接的農業全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更加融合,推動徐聞菠蘿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大提升徐聞農業發展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激發了農村發展新動能。
品牌是產品“長紅”的關鍵。徐聞大力推進徐聞菠蘿“十大工程”38條建設,繼續擦亮“徐聞菠蘿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牌子。重點抓好菠蘿“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新營銷、新農人”的“六新”種植示范基地,通過標準化種植推動菠蘿品質管控提升,積極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提高徐聞菠蘿的認可度和美譽度。
同時,徐聞在產業鏈延伸提質上持續發力:在全國率先發布鮮切菠蘿團體標準,為鮮切菠蘿的生產加工和質量管理提供了行業標準規范;與國內餐飲企業聯合發布和推廣徐聞菠蘿新菜式,積極建設預制菜產業園;出臺《促進菠蘿加工業發展的十條措施》,不斷吸引菠蘿深加工企業落地,全力扶持發展基礎好、輻射帶動作用大、市場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提升菠蘿初級和精深加工能力水平。
此外,徐聞著力以“菠蘿食品化工程”“RCEP國際采購交易中心”“種業太空改良行動”“講好菠蘿文化故事”為創新切入點,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依托廣東省首創數字營銷“千人培訓”“千人直播”活動的成功舉辦,努力培養一手拿鋤頭、一手用手機,既會種菠蘿、又會賣菠蘿的“雙棲新農民”,積極創建“中國直播第一縣”,讓鄉村振興插上“互聯網”翅膀,飛得更高、跑得更快。
對于菠蘿產業的未來,魏報充滿信心,他堅定地表示:“一定要跟著縣委縣政府的指引,充分挖掘菠蘿的價值,發展菠蘿深加工產業,制作菠蘿食品、菠蘿罐頭等,打造完善的菠蘿產業鏈條,帶動更多鄉親父老過上甜蜜日子。”
“我們要實現徐聞菠蘿飄香國內外,譜寫農民增收致富新篇章。”徐聞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徐聞將推動徐聞菠蘿“12221”市場體系2.0升級版建設,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菠蘿產業帶,為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典范和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