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吳川市烤魚預制菜產業園是今年湛江“新晉”的省級特色產業園之一,是吳川市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契機,積極發展高效、優質、綠色、生態的現代農業,充分發揮吳川市羅非魚、南美白對蝦等廣東省名優產品影響力而規劃建設的現代預制菜產業園。
吳川烤魚預制菜產業發展迅速。
打造預制菜 區域公共品牌
吳川市的交通優勢突出,水產品原料豐富,烤魚加工技術、產品種類和銷售市場基礎良好。據相關部門統計,2021年吳川市全市水產品總量82428噸,水產養殖面積約59775畝,產業園35%的初級農產品(魚類)產自吳川本地。去年,吳川市預制菜銷售額326079.74萬元,今年上半年161611萬元。
目前,湛江市吳川市烤魚預制菜產業園以烤魚預制菜為基礎,建立了養殖、加工、科技、流通等關鍵環節的全產業鏈體系。該產業園2022-2024年績效目標為:產業園創建完成后,主導產業集中度高、精深度高和聚集度高,產業園主導產業綜合產值達到31.9億元,主導產業中的二三產業產值(達到19.9億元)占其綜合產值的62%,實施主體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產業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34000元)高于當地農民(約29500元)15.3%。
品牌建設方面,將打造“吳川烤魚”預制菜區域公共品牌,實行統一使用、統一標準、統一包裝,形成合力和“拳頭”,樹立統一品牌形象,打造產業園統一的對外宣傳和數字養殖展示窗口,擦亮叫響吳川烤魚品牌,增強市場號召力和影響力,實現品牌強農,讓“吳川烤魚”成為“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將吳川市打造成為“中國烤魚之都”。
1、2022-2024年績效目標
產業園創建完成后,主導產業集中度高、精深度高和聚集度高,預計產業園主導產業綜合產值達到31.9億元,主導產業中的二三產業產值(達到19.9億元)占其綜合產值的62%,實施主體與農民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預計產業園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34000元)高于當地農民(約29500元)15.3%。
2、覆蓋三鎮
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6479萬元。產業園范圍包括吳川市覃巴鎮、黃坡鎮、塘?鎮,總面積400.56平方公里,核心區位于覃巴鎮。產業園空間布局為“一核兩區”,其中“一核”為烤魚加工生產核心區,“兩區”為烤魚科技研發與品牌物流重點區、烤魚原料標準化養殖示范區。
3、實施主體共5家
產業園實施主體共5家,牽頭實施主體為廣東國美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其他主體包括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廣東杰能食品有限公司(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吳川市燕來農牧有限公司(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湛江錦匯港洋水產有限公司。
4、烤魚科技研發與品牌物流重點區
以黃坡鎮為重點,打造烤魚科技研發與品牌物流重點區。大力打造“吳川烤魚”預制菜區域公共品牌,并與科研院所開展全方位合作,開發多種烤魚產品,同時建設完善園區冷庫設施,配套冷庫設備,提高烤魚的倉儲、保鮮、物流能力。
5、烤魚加工生產核心區
以覃巴鎮為核心,打造烤魚加工生產核心區。全面升級烤魚生產線,建設活魚暫養系統與烤魚生產信息化系統,實現烤魚生產的高效率生產和智能化管理,示范帶動烤魚產業鏈實現轉型升級。
6、烤魚原料標準化養殖示范區
以塘?鎮為重點,依托產業園內良好的魚類養殖基礎,打造烤魚原料標準化養殖示范區。開展標準化魚養殖,做好魚塘修整、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加強與養殖企業的合作,為烤魚生產加工提高優質原材料,形成產業鏈條,多種方式聯農帶農,促進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提升經濟 社會效益
吳川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林明介紹說,湛江市吳川市烤魚預制菜產業園的創建將進一步推動“吳川烤魚”在數字建設、隊伍培育、市場拓展、品牌打造、產銷對接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讓“吳川烤魚”走出廣東、走向世界,成為“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打造“中國烤魚之都”。
該產業園有利于吳川在更高標準上促進羅非魚等農業產業生產、加工、流通、營銷、研發、示范、服務、農旅等相互融合,激發產業鏈、價值鏈的重構和功能升級,促進農業產業轉型、產品創新、品質提升,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引領新消費,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吳川將更好地推動烤魚相關原材料羅非魚、配料、調味料等產業結構調整,在更高水平上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園的創建將有利于加速科技推廣應用,推進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促進水產業轉型升級,使以切片加工、冷藏等技術處理的吳川烤魚,實現從原始食材到預制菜品工業化量產、從“養殖”到“餐桌”的轉變。
創建該產業園,著力構建上下游產業互聯、專業分工明晰、產銷及配套企業相對集中的“加工產業帶”或“加工園區”,加快培育廣東預制菜優勢產區、核心企業、優秀供應基地,將大力發展吳川烤魚等吳川優勢特色產業,通過地方特色產業集中連片開發,促進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發展,發揮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形成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源,從而有效帶動農民持續增收。同時有利于在更大范圍上發揮政策優勢和服務優勢,為中高等院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開展規模種養、農產品加工、電商物流等創業創新提供“演練場”和“大舞臺”,為農民通過股份合作等方式參與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構建利益聯結、共享機制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