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深挖“非遺”人才富礦,激發“非遺”人才活力

赤坎:打造“非遺”傳承的一方熱土

2022-07-18 08:02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鄭時雨 通訊員邱苑丹

記者昨日從赤坎區文化服務中心獲悉,繼去年該區申報的木偶戲(湛江木偶戲)正式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近日,湛江市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名單公示,該區有1人入選。近年來,赤坎區積極完善“非遺”傳承保護機制,深挖“非遺”人才富礦,激發“非遺”人才活力,促進了“非遺”傳承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營造尊崇“非遺”人才的濃厚氛圍

為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構建該區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體系新格局,該區文化旅游體育局積極組織開展全區非遺項目調研,并邀請省非遺專家實地調研,為赤坎非遺項目傳承發展把脈支招。同時,派出有關工作人員參加外地非遺考察學習活動。2020年,該區組織評選赤坎區“最美非遺傳承人”活動,共有10人當選,激發了傳承活力,營造全社會尊崇“非遺”人才的濃厚氛圍。

赤坎區非遺保護中心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開展了非遺項目的調研、記錄、建檔、展示傳播工作,加強了非遺項目“湛江洪拳”、“湛江木偶戲”、“調順網龍”等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近年來,成功拍攝“湛江洪拳”視頻650分鐘左右,傳承人錄音486分鐘左右,照片814張左右,文字記錄800字左右,錄制傳承人個人錄像等,出版《省級非遺項目調訪實錄之一尋訪湛江洪拳》3000冊;征集到書籍《精武會創刊號》、《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洪家拳段位套》DVD-赤坎洪拳武術;成功申報“湛江木偶戲”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組織開展梨園奇葩“湛江木偶戲”多方言單劇種藝術研討會,征集一批珍貴實物,并拍攝了大量的視頻素材、圖片資料;成功采集到“調順網龍”照片24.12G,素材、短片、短視頻等材料375.2G,采訪“調順網龍”相關傳承人錄音材料1.43G,資料電子版483M,“調順網龍”課件材料20.51M,整理省遺項目“調順網龍”2020年保護傳承傳播資料匯編2本,走訪實錄短視頻7條160M,編輯制作《尋訪調順網龍》紀錄片4集。

近年來,赤坎區成為“非遺”傳承的一方熱土,受到全省的關注。《湛江海味月餅制作技藝》《雞仔餅制作技藝》受邀參加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和肇慶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1年“中國旅游日”廣東分會場活動;省級非遺項目《調順網龍》參加廣東省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線上展示展演錄制工作;區級非遺項目《湛江植物染制作技藝》參加“傳承手工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第二屆中國婦女手工創新創業大賽,傳承人林漓帶領團隊參賽項目“湛·染 盡賞自然 盡得清歡”入圍成長型企業組50強,晉級復賽;《湛江海味月餅制作技藝》《湛江植物染制作技藝》參加全國文采會“東莞站”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公共文化和旅游產品采購會。省級非遺項目“湛江海味月餅制作技藝”、“湛江干魚制作技藝”,市級非遺項目“湛江海味雞仔餅制作技藝”受邀參加了2022年廣東省非遺產品墟市(中山)非遺展示。

充實傳承人才隊伍

為了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保護與管理、提高非遺保護工作人員能力水平,赤坎區完善“非遺”傳承體系建設,積極扶持傳承人開展授徒傳藝、教學、展示、研究出版等活動。赤坎區非遺保護中心經常舉辦非遺傳承人座談會。近年來,主辦的“湛江木偶戲”多方言單劇種藝術研討會,邀請了來自我市各地木偶戲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以及省、市藝術專家相聚一堂,研討湛江木偶戲的發展大計。定期聯合舉辦木偶戲傳承人高校研修班,不斷充實傳承人才隊伍。并組織非遺傳承人參加培訓班,提高業務水平。如,省級非遺項目洪拳(湛江洪拳)代表性傳承人葉嘉富參加2021年廣東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2021年11月10日,“湛江洪拳”省級傳承人張美委、張貳、“文章灣村簕古龍”項目市級傳承人陳文、“調順網龍”項目市級傳承人黃金輝、黃志明等人參加“文化走親種文化”第九屆廣東文化志愿服務進基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培訓班。

目前,赤坎區已經建立起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的非遺名錄體系,擁有國家級1項、省級5項、市級4項、縣級2項等。擁有省級“非遺”傳承人2人,市級“非遺”傳承人11人。去年,省級非遺項目《調順網龍》獲廣西南寧國際傳統舞龍賽銅獎。2019年組織省級項目《調順網龍》參加廣東省花燈節暨興寧市首屆花燈文化旅游節獲得金獎。

激發全社會保護“非遺”的熱情

赤坎區積極推動“非遺”進校園、“非遺”進景區、“非遺”送戲下鄉巡回演出等活動,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們的節日”等重要節日,結合線上線下開展“非遺”宣傳、文化展覽、公益演出等活動,并在春節期間組織非遺項目傳承人在線上“云拜年”,提升“非遺”影響力與激發全社會保護“非遺”熱情。通過公眾號平臺“一分鐘知非遺”欄目,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其中,組織湛江洪拳進校園活動,參與學生達1萬多人;首屆赤坎區“非遺集市”活動通過網絡直播形式,超過10多萬網友在線同時收看;“木偶戲進校園˙傳統文化潤童心”國家級非遺項目走進湛江市三十二小學、湛江市第十九小學、第四小學等,吸引眾多學生觀看。“調順網龍”傳承人黃金輝在湛江第十九中學舉辦“弘揚舞龍文化、傳承非遺民俗”講座。

湛江木偶戲在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中,通過邀請省、市、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展示展演、專家非遺講座、參觀圖片巡回展覽形式,讓學生更直觀了解國家級非遺項目湛江木偶戲歷史淵源。現場精彩的表演、互動體驗環節不僅讓同學們領略了湛江木偶戲非遺項目的獨特魅力,增進了同學們對經典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樹立了文化自信。

文中配圖由赤坎區非遺保護中心提供。


編輯:岑川
值班主任:何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