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3時許,位于吳川市塘尾鎮的廣東鴻基羽絨制品有限公司廠房內,白鵝灰鵝的原毛源源不斷地被吞進機器內,透明的機器倉內,羽絨不斷翻滾,通過高速攝像頭抓取,氣槍的精準出擊,一個個細小的異色絨毛被挑出,再經過分揀、除塵、水洗、除臭、提絨、烘干、冷卻等一系列步驟,雪白蓬松的羽絨便呈現眼前……盡管是上班時間,偌大的廠房卻顯得異常安靜,只有寥寥幾名工人在查看和操作機器。
“生產線自動化、互聯網+羽絨、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面對疫情大考,作為“中國羽絨之鄉”吳川羽絨業“危”中尋機、主動求變,以創新性舉措推動產業上下游協同合作,走出了一條全面轉型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廣東鴻基羽絨的技術人員對產品進行初次檢驗。 記者 李波 攝
國字號專利成果
為產業注入澎湃動力
步入廣東鴻基羽絨制品有限公司,一面“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的牌匾尤為引人注目。亮眼的成績背后,是凝聚著吳川羽絨人心血與汗水的一項又一項國家級及省級發明專利。
“疫情之下,羽絨產業正時刻經歷著變局,只有堅持創新,才能推動產品升級換代,保障產品質量,才能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跑。”廣東鴻基羽絨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凌康智告訴記者,近年來,鴻基羽絨始終將年銷售收入的3%用于研發投入,公司現有研發團隊人員22人,公司技術研發中心研發項目14項,開發的新產品已有10個列入湛江市高新技術產品,20件新技術或新產品獲得國家專利。其中公司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水洗羽絨清潔度及蓬松度的裝置及其方法”獲得2017年“國家專利優秀獎”;2019年,公司更是研制出世界首臺羽絨粉塵測試儀。
在全國眾多羽絨產區中,吳川以近400項專利領跑全國產區。而懂得抱團取暖的吳川羽絨人,更是共同成立了知識產權聯盟,許多成員將部分知識產權和生產技術進行共享,并制定了吳川市羽絨行業協會團體標準《吳川羽絨生產技術規范》,為吳川羽絨發展打造出一片沃土。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質量為企業生存之本”已成為吳川羽絨人的共識。據吳川羽絨協會會長陳文堅介紹,早在2017年,國際羽絨羽毛檢測實驗室曾做過一個測試,對全球各大羽絨產區的羽絨品質進行檢測。在最終結果中,吳川羽絨的灰鴨絨和白鴨絨排名前二,灰鵝絨也在鵝絨中排名第三。
吳川羽絨制造商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產品。記者 李波 攝
“互聯網+羽絨”
打造產業風向標
“這里,有一個小曲線,今天,羽絨價格略有上升。”正午12時許,塘尾鎮幾名收絨的毛販子準時點開“羽絨金網”公眾號,獲悉當天的最新羽絨報價。而這一權威的全球羽絨報價提供者,是來自吳川市粵西羽絨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羽絨金網(簡稱‘羽絨金網’)創辦于2005年,是全國最早進行羽絨報價的網站,一開始流量并不大,幾經市場風浪而我們羽絨金網始終堅持行情發布,讓市場價格更加透明,為羽絨交易送上了一顆‘定心丸’,羽絨金網也逐漸成了業內權威。”談及羽絨金網的創辦,羽絨金網運營總監吳宇說。
經過17年的發展,如今,成功開創了羽絨行情化先河的羽絨金網,已成為世界羽絨行情風向標。羽絨金網完成了從傳統網站到公眾號、小程序等多平臺搭建,用戶只需動動手指,便能從客戶端獲取羽絨行情價格、產品供給、采購招商、羽絨企業、羽絨知識、羽絨標準等多方面資訊。
“過去,全國羽絨的價格不透明,往往國外或上海等城市價格已經上漲了,國內很多城市的價格還停留在前幾天,羽絨金網的出現,促進了全國羽絨業的價格透明和產業成熟。”吳宇告訴記者,目前,羽絨金網的用戶遍布全球380個城市,活躍用戶5萬人,全網年閱覽量逾千萬。2020年以來,羽絨金網開始投入資金用以填補其中的一些數據空白,同時,聯合眾多同行,善用數據收集和分析,賦能更多羽絨人,在業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家禽養殖戶、家禽屠宰公司、水洗加工廠、制品生產企業、服裝家紡品牌公司等群體的廣泛關注。
“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羽絨行業的‘阿里巴巴’。”談到未來的發展,吳宇眼神堅定。在公司的未來規劃中,羽絨金網是“互聯網+羽絨”的重點布局,通過羽絨金網不僅開啟了行情、資訊的發布,還將搭建起一個農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產業與產業交易合作的新渠道,讓每一個羽絨人都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