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廣東上半年GDP同比增長2.0%,傳遞什么信號?

2022-07-19 10:13 來源:南方+客戶端 作者:記者 王彪 實習生李柳瑩 黃華楓 曾偉航 評論員 丁建庭

7月18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

2022年上半年廣東經濟數據顯示

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59518.40億元

同比增長2.0%


總體而言,不平常的上半年里

廣東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

和國內疫情超預期因素帶來的嚴重沖擊

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

經濟運行企穩回升


從主要經濟數據看

記者梳理呈現如下特點:


其一,在異常復雜困難局面下,廣東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正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萬億元,同比增長0.9%,貨物進出口總額3.91萬億元,同比增長2.8%。


其二,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新動能發展勢頭較好。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長較快,增加值分別增長4.3%、18.8%。


其三,新業態持續活躍,數字化、網絡化向更多服務業場景延伸,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8.7%。


其四,新的發展動力不斷積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1.4%,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8.8%。


其五,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為消費復蘇提供基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萬億元,同比增長0.9%。6月當月增長9.5%。

看結構:

夏糧增收,

規上工業1.91萬億元同比增長3.5%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為59518.4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66.01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24183.37億元,增長2.9%;第三產業增加值33169.02億元,增長1.1%。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


上半年,廣東“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生產供應充足。


全省夏糧(國家口徑)播種面積214.35萬畝,同比增長3.6%;產量68.6萬噸,增長6.2%。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增長3.9%,園林水果產量增長3.1%。


圖片


生豬產能持續釋放,其中,生豬出欄增長6.9%,豬肉產量增長7.2%。禽肉產量增長7.9%,禽蛋產量增長9.4%。水產品產量增長3.4%,其中,海水產品增長1.9%,淡水產品增長5.0%;水產養殖比重86.1%,比上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


工業穩則經濟穩,實體經濟穩中有進讓廣東經濟有了堅實基礎。


上半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1萬億元,同比增長3.5%。制造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加值增長3.6%,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2個百分點。支柱產業中,隨著產業鏈供應鏈穩步恢復,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增長較快,增加值分別增長4.3%、18.8%。


從GDP結構看,服務業占比高,從民生看,服務業對穩就業作用巨大。


上半年,廣東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5.7%。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增長12.3%,其中,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長14.2%,存款余額增長9.7%。

看動能: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

相關投資增長38.8%


上半年,廣東經濟在積極應對多重挑戰和下行壓力穩住經濟大盤的同時,不斷推動新技術應用、新產品研發、新行業發力,這也反映在細分領域的經濟數據上。


在制造業方面,新動能發展勢頭較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9.0%,其中,居家辦公設備需求較大帶動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增長27.3%;先進制造業增長4.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3.8%,其中,防疫檢測需求推動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增長16.6%。


圖片


在服務業方面,新業態持續活躍,數字化、網絡化向更多服務業場景延伸,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6%。電信業務總量增長20.1%,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增長22.3%;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14.8%,占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比重32.4%,比一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


此外,規模以上服務業有序運行,1—5月,營業收入增長5.0%;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8.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6.2%。


展望未來,更多高質量的有效投資為新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上半年,廣東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1.4%。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18.1%,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20.8%。新動能快速培育,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8.8%,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30.3%,分別占制造業投資比重36.0%、64.9%。


這些都是廣東產業持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從整個投資看,上半年,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9.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8.3%,第三產業投資下降4.1%。

看循環:

6月社消零增長9.5%,

貨物進出口總額3.91萬億元


面臨超預期突發因素帶來嚴重沖擊,上半年廣東居民收入實現正增長。


上半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9元,同比增長4.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57元,增長4.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8元,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7%。


與此同時,廣東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有所擴大。6月,廣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1%,漲幅比5月擴大0.8個百分點。上半年,CPI上漲2.1%,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4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4.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上漲6.7%。


圖片


這為廣東暢通經濟循環,增強消費復蘇動力提供基礎。


上半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萬億元,同比增長0.9%。


從具體數據看,體現三個特點:


其一,電商平臺促進消費的效應明顯。6月當月,發放消費券、電商平臺“618”購物節對消費的提升作用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增速由降轉升。


其二,鄉村消費持續保持較高增長,城鄉消費差距收窄。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0.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3%。


其三,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產品成為消費熱點。上半年,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穩健,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8.5%,金銀珠寶類增長6.6%,化妝品類增長3.2%。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0.4%,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50.8%。


此外,按消費形態分,上半年商品零售增長1.6%,餐飲收入下降4.7%。基本生活及藥品類商品零售增速穩定,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煙酒類、中西藥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6%、5.9%、5.0%和11.1%。


在對外貿易方面,上半年,廣東貨物進出口總額3.91萬億元,同比增長2.8%。


其中,出口增長7.3%,進口下降4.0%。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比重持續提升,完成進出口額增長6.4%,占進出口總額比重54.5%,比上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保稅物流進出口增長4.9%,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0.3%,增速轉正。主要貿易對象中,對美國進出口增長18.8%,對歐盟進出口增長11.0%,對東盟進出口增長4.9%。


廣東經濟半年報傳遞什么信號?

三季度怎么干?





就廣東來看,經濟運行面臨下行壓力,也出現了一定的波動。省委、省政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加密經濟運行調度,及時出臺落實國務院33條一攬子政策措施的131項具體舉措。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全省經濟穩步恢復、總體穩定。


壓力之下,中國經濟、廣東經濟充分釋放出巨大潛力和動能,展現出應對各種不穩定不確定性的強大韌性和潛力,再次印證了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特點沒有變。


圖片



事非經過不知難。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頂住了超預期因素沖擊保持增長,極為不易。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世界經濟滯脹風險上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猶存,投資、消費、進出口等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仍面臨不少挑戰,穩經濟還需要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


圖片


一方面要堅定信心,另一方面也要正視困難。總之,要全面、理性、辯證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抓住、抓實、抓好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窗口期,持續增效力激活力添動力,努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三季度是決定全年經濟目標任務能否全面實現的“黃金期”和“關鍵期”。


廣東是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推動三季度經濟有較好的上升,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發展目標。


圖片


要千方百計穩需求擴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把重大項目作為穩投資的重中之重,堅持生產端、貿易端、消費端協同發力,充分釋放促進大宗消費的政策效應,實施好“粵貿全球”計劃,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要打通經濟循環堵點痛點,暢通產業鏈供應鏈,“點對點、一對一”“一鏈一策、一企一策”幫助重點企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等解決生產經營面臨的堵點卡點痛點問題,前瞻性做好原材料、能源等的保供穩價工作,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用好用足惠企助企政策,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要有力推進重大國家戰略實施,抓住“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推動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落地實施,把重大戰略利好疊加帶來的“化學反應”“乘數效應”充分釋放出來,為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圖片


要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穩妥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立足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周密做好防汛防臺風工作,扎實抓好安全生產。



經濟穩,則人心穩、大局穩。


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但越是面對困難挑戰,越要從容不迫應對,嚴格遵循經濟規律,準確把握大局大勢,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為全國穩住經濟大盤作出廣東努力、廣東貢獻。


圖片


眼下的重中之重,便是全力做好三季度經濟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編輯:林霖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