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是農業大市,經過一代又一代種業人不懈努力,湛江種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笆奈濉币詠恚沂虚_展種業振興行動,推動湛江農業高質量發展。(8月8日《湛江日報》)
8月8日,湛江日報刊發文章《打造種業強市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聚焦湛江種業發展情況。文章中著重提出了我市種業振興行動的兩大抓手——其一,是高標準建成雷州半島二線南繁基地,聚集國內外種業企業及育種專家到湛江開展育種工作;其二,是爭創全國水產種業“硅谷”,引領水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水產大市的湛江,把目標瞄準全國水產種業“硅谷”,戰略眼光深遠。
水產種業是種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漁業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這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作為新時期發展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產養殖的繁榮發展直接影響到國家糧食安全和人民生活水平。數據顯示,全世界每5條魚中有3條以上由中國人養殖。因此,爭創全國水產種業“硅谷”,既是湛江換道超車的振興之法,又是心懷“國之大者”的使命擔當。
世界漁業看中國,中國漁業看廣東。廣東不僅是水產大省,還是水產種業大省,全國最重要的“南苗北運”基地。而湛江的水產總產量和總產值連續20年位居廣東首位,享有“中國對蝦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等水產金招牌美譽。今年,借力RCEP生效和預制菜火爆的疊加機遇,湛江水產在國內外市場頻出“爆款”,引領新“食”尚,無論是海鮮美食加工還是生鮮電商、預制菜等新業態,都打響了名堂。近年,通過政策引導推動和資金扶持,我市打造了湛江水產種苗培育推廣的“政產學研”模式,不僅充分激活了廣東海洋大學、湛江灣實驗室、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等水產專業領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資源,還培育了以恒興、粵海、國聯等為代表的一批水產龍頭企業,更走出了海茂、海威等種業領先企業。如今,湛江水產已形成包括種苗、養殖、加工、流通等環節,以及跨飼料生產、生物藥物、裝備制造、包裝運輸、專業服務、休閑漁業等多行業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年產值500多億元,從業人員100多萬人。爭創全國水產種業“硅谷”,湛江有實力也有底氣。
今年5月18日,農業農村部公示了2022年審定通過的26個水產新品種,廣東有3個上榜,湛江占其二——凡納濱對蝦海興農3號、凡納濱對蝦海茂1號;6月2日,省農業農村廳正式發布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位于湛江的廣東省南美白對蝦現代種業產業園成功入圍,成為全國首個省級水產種業功能性現代農業產業園。這兩個標志性事件,也成了湛江水產種業振興的成果縮影。未來,堅持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理念,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水產產業發展新路,爭創全國水產種業“硅谷”,湛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