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為期一周的2022年湛江市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9月5日《湛江日報》)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當前,網絡經濟已經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隨著全社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網絡安全的基礎性作用日益突出。對于致力推動“三化三大”發展的湛江而言,做好網絡安全工作,更是至關重要。
談到網絡安全,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計算機專業人士或者公司里的網絡技術人員應該關注的問題。其實不然,當下的網絡安全已經深度融入人們的生活。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逐步深入,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生活元素。網上政務、網上購物、網絡維權……每一個人的工作、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網絡“打交道”。日常刷小視頻、分享推送、投票點贊,出門掃碼支付,在公共場所連WiFi,事事處處都與網絡安全相關。網絡安全,每個人都是受益者;網絡不安全,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比如一些企業在銷售產品、互動游戲、投票曬圈等過程中收集了海量的用戶數據。如果在數據安全保護方面做不到位,數據一旦泄露對公共安全、對企業經營安全、對個人隱私安全等都將構成了不小的挑戰與威脅。正因為網絡安全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所以大家都不可能當“局外人”,因此更不應將自己定位為“旁觀者”。
做好網絡安全工作,就要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在建設、運營、維護、使用各環節,在設施、管理、人員、應急各領域,在物防、技防、人防各方面,統一形成網絡安全保護網。上個月,“粵盾—2022”廣東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實戰攻防演練活動在廣州舉行,湛江榮獲“地市優秀防守單位”稱號(全省第6名),為全省10個獲獎地市中唯一一個非珠三角地區的地市。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湛江在網絡安全防護、運維等方面實力的長足進步,數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正在加快成形。
做好網絡安全工作,不能只是相關職能部門唱“獨角戲”,關鍵還是要在“網絡安全靠人民”上發力,把市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方面體現在每個人都要成為網絡安全的參與者,了解網絡安全,弄懂網絡安全,踐行安全用網;另一方面體現在每個人都要做網絡安全的維護者,尤其是要懂法用法,共同遵守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規范,在日常生活中見到微信群、抖音等社交媒體上出現危害網絡安全行為時,要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維護網絡安全。報道中提到,今年的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將推出《共筑網絡安全防線,我宣言》創意H5,打造“湛江網信號”主題公交車,發布《湛江網絡安全有“畫”說》創意明信片。希望宣傳周活動能推出更多接地氣、有話題度的“新玩法”,真正讓網絡安全知識深入基層社區、走進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