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雷州客路鎮邁哉東村:

盤活土地資源 做強“甜蜜產業”

2022-09-23 19:17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文圖/ 記者李亞強 通訊員賴志賢 譚雙藝

“‘自從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廠房落地我們村,曾經的撂荒地如今種上了甘蔗。”9月23日,雷州市客路鎮邁哉東村村干部蔡齊富望著眼前蔥綠的甘蔗林感嘆道。

據了解,邁哉東村約有耕地3000多畝,有著種植甘蔗的傳統。近年來,因諸多因素,部分甘蔗田成了撂荒地。

今年2月,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雷州市客路鎮邁哉村邁哉東經濟合作社合作建設“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建起糖廠,通過盤活土地,種植高糖高產甘蔗示范田,提供優質種苗,技術指導,推廣“訂單農業”,帶領邁哉東村甘蔗種植產業興旺。

撂荒地變身“金土地”

“我們這個片區品種是桂糖42號,平均畝含糖量約為1000公斤,而那邊片區還有粵糖、臺糖的不同品種,每一品種都有不同的特性,有些除了甜度高,還有特殊的香味……”9月23日,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相關負責人鄧小明在承包的甘蔗示范田里,頂著烈日為蔗農們認真講解。農戶們也聽得十分認真,有的拍起了視頻,有的做起了筆記。

今年年初,由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雷州市客路鎮邁哉村邁哉東經濟合作社合作建設“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共投入3500萬元建起了占地25畝的蔗糖糖廠,并通過土地流轉,盤活了100畝撂荒地,種植起了高糖高產甘蔗示范田。

“過去我們種的傳統品種甘蔗,不僅含糖量和產量低,收購價也低,人工收割效率慢成本還高,久而久之,種甘蔗的人少了,土地也就成為撂荒地?!边~哉東村62歲的農戶蔡叔說,自“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落地村里后,糖廠生產的優質紅糖及示范田里長出的高糖高產甘蔗,讓農戶重燃了種植甘蔗的熱情。昔日的撂荒地,又重新變成了農戶勤奮勞作的“金土地”。

“只要農戶想要,示范田里的各品種甘蔗苗,我們都可以足量提供,同時農戶種植中我們也會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針對一些有意愿的農戶,我們還可以推行‘訂單農業’,確保解決農戶甘蔗的銷路問題。”鄧小明說,以“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的落地為依托,希望助力當地傳統甘蔗種植及制糖產業的復興。

實現“家門口”就業

自“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落地后,曾經和丈夫在珠三角打工的陳姨,回到了家,經過培訓成為了糖廠的車間工人,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的愿望。糖廠除了每個月為陳姨發放3000多元工資外,還為其購買了醫保社保。工作之余,陳姨也把家里原本的撂荒地,重新種上了甘蔗。

“村里沒有糖廠產業前,不僅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村里也閑置了一些勞動力,現在大家跟著學技術種甘蔗,到糖廠里上班,年輕人還能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村干部蔡齊富說,糖廠建起了后,解決了村里30多人就業問題,而收割甘蔗和制糖高峰期,用工高達100多人。

打造鄉村“甜蜜產業”

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落地后,村集體及金嶺糖業共同辦廠,邁哉東村以土地入股,村集體每年可獲得100萬元的分紅。同時,金嶺糖業還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種植,糖廠高價回購這部分“訂單甘蔗”,確保農戶收益。

“湛江有著悠久的糖業歷史,但過去不少小作坊生產的紅糖由于工藝落后,無法進行食品質量安全認證。”鄧小明說,憑借公司特有的古法紅糖制作工藝,制作優質生態紅糖、冰糖、冰片糖,傳承湛江制糖文化,打造糖業健康、有機食品,開發湛江糖品多元化發展。

下一步,“生態紅糖合作培育項目”將以甘蔗種植制糖業為引導,積極開拓糖業特色娛樂,如打造古法紅糖石碾坊遺跡、紅糖產業文化園等旅游項目,圍繞“一根甘蔗做文章”,打造富有湛江特色的鄉村“甜蜜產業”,全面激發出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助力鄉村振興。

編輯:陳廣灝、何海清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