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科煉化裂解裝置。記者劉冀城 通訊員林江海 攝
截至9月26日,中科煉化裂解裝置“三機”(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制冷壓縮機、乙烯制冷壓縮機)采用的國產化干氣密封平穩運行滿兩年,密封運行良好,各項技術參數均達標,標志著國內新建百萬噸級大乙烯項目自主研發的干氣密封和控制系統產品工業化應用成功。
由于乙烯“三機”的干氣密封研發存在軸徑大、轉速高、溫度低等難點,此前,大乙烯項目“三機”干氣密封及控制系統均采用國外進口產品,國產化制造及應用仍是空白。為攻克這項“卡脖子”技術,2017年,中國石化在中科煉化開展乙烯“三機”干氣密封及控制系統首套國產化的研制及應用工作,作為重大裝備國產化立項。2020年9月,國產干氣密封及控制系統在中科煉化正式投用。
圖為中科煉化裂解裝置。記者劉冀城 通訊員林江海 攝
為確保乙烯“三機”及干氣密封安穩運行,化工一部結合“三機”運行特點,摸索總結出“135”關鍵機組特護法,持續加強機組的巡檢和特護。黨支部以守“安全環保思想”陣地為抓手,把每臺壓縮機劃分為一個黨員陣地,以黨員帶群眾,每天堅持精細巡檢、精心監盤、精準操作,重點關注壓縮機過濾器、儀器儀表、保溫伴熱等變化情況,確保各指標參數在正常范圍內,保證密封運行性能穩定,為機組長周期運行保駕護航。
該干氣密封端面采用雙向槽,具有無磨損、功耗小、泄漏小等優點,可雙向轉動,有效防止壓縮機反轉帶來的損害。乙烯“三機”干氣密封實現國產化,避免了項目維護費用昂貴、外商維修不及時、售后服務條件苛刻等弊端,有效減少企業長周期安全運行的成本。自裝置投產兩年以來,“三機”12套干氣密封、6套控制系統運行良好,沒有發生維修及更換情況,可節約維修及更換費用超千萬元,經濟效益可觀,為裝置安全運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