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不打卡“野景點” 平安文明出游

2022-10-02 08:39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林無涯

9月30日,湛江市教育局發布2022年國慶假期安全提示,助力全市師生度過一個安全而有意義的假期。(10月1日《湛江日報》)

國慶假期前夕,市教育局發布安全提示,其中特別提到了一點:不前往沒有正式開發開放接待旅游者、缺乏安全保障的“野景點”。

“野景點”,顧名思義,特點在“野”。嚴格意義上講,這類地方并不能算是“景點”。因為真正的景點往往在景區之內,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進行管理,旅游參觀的路線相對明確,服務、急救等配套設施相對完善。而“野景點”的這個“野”,可以理解為“野生”,沒有經過開發、不面向公眾開放。一方面,是部分游客過于追求旅游體驗感,越來越不滿足于尋常的大眾景點,倒是樂于尋找原生態“初體驗”,挖掘“小眾寶藏打卡點”,卻忘記了古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的教訓,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安全意識淡薄的體現。另一方面,一些社交平臺上,部分網紅博主為了收割流量,不斷給“野景區”加“濾鏡”,卻對其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的情況絕口不提,不講“風險系數”,只顧“網紅打卡”,這也是“野景點”在網絡泛濫的因素。

“野生”不僅意味著新鮮與刺激,也意味著風險與危險。游客到未經開發、保護措施不完善的“野景點”打卡,甚至自陷危險之中,是不爭的事實。就在今年8月13日,四川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后山下雨,引起龍槽溝區域突發山洪,導致群眾被困,部分在河道上戲水、乘涼的游客被洪水沖走,造成傷亡悲劇。這個龍槽溝,就是在多個社交平臺上被熱議和強烈“安利”的“網紅打卡地”“小眾避暑勝地”,是不折不扣的“野景點”。

不到“野景點”打卡,是文明旅游的應有之義。在選擇旅游景點時,我們應避免偏聽偏信,不能一味跟著網紅走、跟著達人轉,而要從多方了解信息,事先通過權威渠道摸清究竟是不是“景點”。此外,切忌存在僥幸心理,當意識到危險或發現“景點”與網上介紹情況不符時,寧愿終止行程也不要冒險前進。尤其是帶著家中老人孩子出游,不要一味貪圖“野趣”,要把文明旅游、平安出游記心間。

同時,相關部門及各鄉鎮也要多留意社交平臺上的“野景點”推介情況,加大對容易發生危險事故的“野景點”及周邊區域的監察力度,提前做好風險評估和應急救援預案。特別是近段時間降雨頻繁,更要加強對“野景點”的巡邏,避免發生意外。


編輯:張雅婷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