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在麻章區麻章鎮鴨曹村,村民代表與“平安夜訪”干部進行交流。記者 劉冀城 攝
每到周二晚上,麻章區91條村、10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全部燈火通明,區各級干部按計劃分赴各黨群服務中心,開門等待“帶著問題”前來的群眾。與此同時,一些干部打著手電筒進村入戶,“帶著問題”登門走訪群眾……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我市積極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自今年5月起,在麻章區開展“平安夜訪”試點工作,結合城郊農村群眾白天務工、晚上歸家的特點,推行區鎮村三級干部每周二晚上“組團”下沉到村(社區)開展“平安夜訪”,錯峰了解社情民意,“零距離”聯系服務群眾,推動基層治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由上訪變為下訪、由處突變為預防、由應急變為常態,有效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平安夜訪”開展以來,該區各級領導干部累計接訪、走訪群眾約4000人次,受理事項357起,推動化解疑難復雜矛盾糾紛32宗,辦結信訪積案27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項292件。全區90%以上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村(社區),95%以上的初訪事項一次性得到化解。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麻章的試點成效為探索符合湛江實際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提供了經驗示范。今年11月,湛江各縣(市、區)全面啟動“平安夜訪”工作,努力將“平安夜訪”打造成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湛江品牌”。
11月1日晚,在麻章區麻章鎮篤豪村,村民代表與“平安夜訪”干部進行交流。記者 張鋒鋒 攝
建立分類選派機制
打通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
11月1日晚上7點半,麻章鎮鴨曹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前,二三十人趁著路燈圍坐在一起“開會”,傳來一陣陣討論聲。
“之前征地返還的土地,因土地用途改變,我們沒辦法用,村里想發展也沒有空間。”長布村村干部吳開元一五一十吐出了苦水。
“我們村也有同樣的問題。”“我也來說說……”村干部們一個一個把椅子往前挪,輪流訴說。
原來,麻章開發區等單位干部在夜訪鴨曹村時發現,該村11條自然村都存在關于土地等歷史遺留問題,村委、鎮委一級均不能解決,于是相約村干部們在周二向夜訪的區領導集中反映。
“這些村干部提出的問題恰如其分,而且基層確實解決不了。‘平安夜訪’打通了干部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及時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而且當中還有不少為地方謀發展的‘金點子’。”當晚,參加夜訪的麻章區區長陳思遠深有感觸。他叮囑夜訪干部收集整理各村反映的問題,分級分類處置。區級能協調解決的及時解決,區級不能解決的,由區一并向市反映協調解決。
麻章區位于湛江市郊,城郊農村常住人口占比超過五成,群眾涉農訴求比例較高。“平安夜訪”抓住“城郊農村群眾白天務工、晚上歸家”的特點,建立區鎮村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
區四套班子領導和法檢“兩長”各牽頭協調若干村(社區),每個村(社區)各安排3至4名副科級或以上干部具體負責,每周二晚上至少1名副科級干部輪流到各村(社區)開展夜訪。
若遇到“常規選派”無法協調解決的復雜事項,區“平安夜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適時選派掛點區領導、駐村區直單位參與夜訪,或者調度指派相關職能部門得力干部組成工作專班進行攻堅破難。
今年以來,夜訪干部協調完成了麻章鎮魚亭西街等7條主街硬底化及排污的升級改造,解決了湖光快線大塘村、調塾村路口的交通燈啟用,厚禮北、后壇等村莊道路硬底化建設和排污管網安裝,困難家庭生活救助等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麻章區法院在“平安夜訪”中推行“執行夜訪”,為群眾追回標的款300多萬元。
“群眾上訪”變“干部下訪”
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感謝夜訪干部和承辦人真心、耐心為我奔走、上門開導,化解了積在我心頭十多年的冤結。”利用“平安夜訪”契機,麻章區紀委監委干部帶著信訪問題下沉村莊,為2009年因宅基地糾紛被毆打致傷的被害人陳某解釋法理,促成當事人和解并獲取一定補償,備受群眾好評。
“我們之前也經常跑信訪部門,但問題一直沒能解決。在‘平安夜訪’中,上級領導主動傾聽我們的問題,雖然不能馬上解決,但是給出了辦法,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而且不用跑來跑去,足不出村就能解決問題。”押冊村村干部梁國權說。
“平安夜訪”把解決群眾訴求的關口前移,強化源頭治理,通過常態化進村入戶走訪,面對面、心貼心做群眾工作,使群眾逐步轉變觀念,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現在群眾有訴求,都愿意主動找當地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反映和溝通。”麻章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孫瑞培說。
“平安夜訪”開展以來,該區信訪總量穩步下降,并徹底辦結了一批信訪“釘子案”“骨頭案”。麻章鎮老上訪戶蔡某,在夜訪干部不厭其煩地耐心疏導下,最終息訴罷訪,并踴躍投身到當地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工作中,成為積極分子。
負責夜訪調塾村的麻章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蔡立玉告訴記者:“平安夜訪”剛開展的前兩個月,來反映問題的村民較多,隨著之前囤積的事項得到解決,現在來的村民少了許多。
已有的矛盾要下功夫化解,潛在的風險要消滅在萌芽。“要是到了晚上八點還沒有村民來黨群服務中心,我們就會下訪到村民家門口。”蔡立玉說。
如何確定去哪一戶人家、解決什么問題?夜訪干部手里有一份“待辦清單”。
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摸排,夜訪干部對各村各戶的情況基本了解,需要幫助的村民、困難戶就會上到“待辦清單”,在夜訪時逐戶走訪、逐一破解。
梁某生是一名退休工人,一家四口全靠他的退休工資供養,其中兩人還患有精神疾病。今年6月,夜訪干部獲悉梁家的情況后,向有關部門申請政策援助,為兩人落實每人每月242元的護理費補助,為其中一人成功申請“單人保”、一次性困難補助等。
“這么多年來,只有群眾有事找干部,頭一回碰到干部找群眾的,我真的十分感激。”當初夜訪干部上門時,梁某生緊緊握著對方的手,眼眶濕潤。
風起于青萍之末。看似不起眼的事兒,如不及時處理,也有可能釀成大禍。“平安夜訪”不放過一件民生“小事”,猶如中醫“治未病”,將社會矛盾化解于早、化解于小。
村民梁某輝從學校畢業后就一直待在家,他的父親身體殘疾,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夜訪干部多次下訪,給他做思想工作。梁某輝逐漸振作起來,承擔家庭責任,照顧父親。如今,他開挖掘機謀生,成為家里的頂梁柱,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
麻章區公安分局通過“平安夜訪”對全區涉毒家庭進行全面走訪,及時解決涉毒家庭及戒斷康復人員就業、子女上學問題,實現有勞力戒康人員就業率90.09%。
通過“平安夜訪”,該區在逐步化解存量風險隱患同時,有效預防了新增風險隱患的發生,基層治理工作逐步由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形成了“消存量、控增量、防變量”的良好態勢。
面對面溝通心貼心服務
架起黨群干群“連心橋”
翻開篤豪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檔案盒,黃伯的接待登記表里寫著兩個“不便”:因為沒有智能手機無法出示粵康碼,去銀行辦理業務進出不方便;門前沒有路燈,夜晚進出不方便。
6月21日,夜訪的麻章區招商局局長林挺記下黃伯的訴求后,當晚便來到黃伯居住的小巷實地察看,發現巷子確實漆黑一片,村民們出行很是不便。
回到黨群服務中心后,林挺馬上給出處理意見,并感慨地說:“‘平安夜訪’是在夜晚進行,正好也讓我們發現了很多白天難以發現的問題。”
村干部當天晚上將打印好的粵康碼交給黃伯。次日,路燈安裝工人也來到村子里,在黃伯所住的小巷裝上四盞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
7月5日,回訪組工作人員帶著群眾接待登記表找到黃伯。沒讀過什么書的黃伯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寫下自己的名字,并在評價一欄“滿意”兩個字上打上一個大勾,為這次群眾接待劃上圓滿的句號。
該村的檔案盒里,還有許多像這樣的群眾接待登記表,見證了村民一樁樁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解決。
“通過開展‘平安夜訪’,干部面對面、心貼心做群眾工作,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解決了老百姓最關心關切的實際問題,促進了基層更和諧更穩定。這項舉措很受群眾歡迎。”林挺說。
互聯網時代,“鍵對鍵”代替不了“面對面”。有了“平安夜訪”,干部與群眾見面的時間多了。大門前、樹頭下、院子里,隨時隨地架起干群“連心橋”,增進跟群眾的情感,拉近跟群眾的距離。
“現在的領導干部為了更好服務我們百姓,犧牲了休息時間,在晚上進村入戶為群眾解決難題。”
“大家平時白天要外出務工,常常晚上才回家,少有機會見到上級領導。自從開展‘平安夜訪’后,現在見領導方便多了。”
“如果有問題可以及時反映、當面溝通,就算沒有問題需要反映,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為村子的發展建言獻策,暢所欲言、沒有隔閡,就像朋友一樣,讓人感到很親切。”
……
記者跟隨夜訪干部下訪時,來自群眾的“好評”不絕于耳。
建立評價問效機制
激發干部練好為民服務基本功
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能力、服務群眾能力、化解風險能力,是黨員干部的必修課和基本功。“平安夜訪”則提供了一個培養干部、錘煉干部的大課堂、修煉場。
麻章區麻章鎮黨政辦干事黃景文說:“‘平安夜訪’讓我更加貼近村民,也讓村民有更多機會接觸我、了解我、信任我。這樣的雙向了解是平時坐在辦公室上班得不到的。”
“夜訪是在晚上進行,這意味著干部要有奉獻精神,愿意犧牲個人精力。同時,夜訪的現場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倒逼年輕干部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加深對于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理解。”蔡立玉說。
麻章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少蘭告訴記者,麻章區將“平安夜訪”工作作為基層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手段,建立實績紀實檔案,納入基層黨建考核和“四個全面”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優評先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據。同時,在評價反饋上,加大群眾評分值,把評判權交給群眾。對群眾評分較低的“平安夜訪”干部,由紀委監委等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建立跟蹤問責機制。
“在推進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平安夜訪’作為改進干部作風、傾聽民聲民意、聯系服務基層的重要機制,充分發揮了其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民生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實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麻章區委書記陳政說。
他表示,下一步,該區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入推進“平安夜訪”常態化、制度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為實現社會穩定、政通人和、長治久安的目標而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