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記者從湛江市城市更新局獲悉,由該局組織編制的《湛江市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專項規劃(2021-2025年)》日前正式獲市政府批復實施。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現實背景下,《規劃》將為湛江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改善城市環境面貌、優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品位、增強城市競爭力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規劃》對2016-2021年我市市區“三舊”改造成效進行了評估:五年間,我市市區實施改造項目199個,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舊廠房面積4.37平方公里,舊城鎮面積4.22平方公里,舊村莊面積3.09平方公里,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改造資金608.84億元,收繳“三舊”改造土地出讓金54.12億元。《規劃》提出,2021-2025年計劃推進湛江市市區改造面積21.88平方公里,其中微改造面積11.8平方公里,計劃完成實施改造面積為4.6平方公里。
《規劃》旨在統籌解決改造項目規模較小、分布零散,存量建設用地底數少,城市更新(“三舊”改造)方式單一等關鍵問題,從更新改造目標、更新改造策略、更新改造分區及各區指引、更新改造方式與功能指引、更新改造強度指引、專項控制指引、空間管制指引和實施計劃與保障機制等9方面提出了管制要求和指引,推動湛江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積極推進重點地區成片改造,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規劃》提出,通過有序開展城市更新( “三舊”改造),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促進節約集約用地,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短板。
《規劃》明確,加快對重點地區的成片改造,以湛江灣為核心組織功能組團,以重要產業園區、重大設施周邊區域為重點,優先對湛江環灣服務主中心和北站副服務中心組成的城市服務核、東海島戰略產業核以及各組團中心范圍內的更新對象進行更新改造,對金沙灣休閑消費中心、中央金融商務中心、調順島文化休閑中心、海東創新服務中心、南油片區“三舊”改造項目、北站樞紐片區等地區統籌規劃,鼓勵集中連片實施更新,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功能優化,優化土地利用結構,促進地區經濟整體提升。
盤活存量工業用地,加快推進湛江市工業化發展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湛江市工業化發展和大園區建設,《規劃》提出加強零散用地整合,構筑產業發展空間,通過改造優化產業布局,引導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結合改造加強配套建設,改善產業發展環境。以成片產業園區為抓手,積極推動產業向東海島工業區、霞山寶滿港區、臨港工業園區、三佰洋工業園、官渡工業園區等重點園區聚集,促進企業集群化發展。
《規劃》還提出,保障產業發展,穩定工業用地規模,規劃劃定27平方公里工業用地保護區塊線,優先將制造業基礎良好、集中成片的產業園區納入進行管理。在產業發展區范圍內,嚴格控制“工改居”“工改商”等,鼓勵其“工改工”。鼓勵企業通過挖潛提升土地效率,支持增加開發強度發展創新型產業和服務,提高土地復合功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幅增加公共服務設施供給
《規劃》明確,合理地劃定成片連片改造范圍,形成相應的公共服務完善策略分區,主要包括金康中路片區、東菊片區、機場路片區、建設路片區、永平南路片區、舊大天然片區、調順村、南油片區“三舊”改造項目等,在公共服務完善區優先落實公共配套設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更新計劃管理,引導公共服務嚴重短缺地區優先更新、提高更新項目的貢獻率。重點補充教育醫療、文體、社會福利與社區服務設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采用空間騰挪、功能整合等方式,貢獻規模較大的集中連片用地,保障大型公共基礎設施落地。
《規劃》明確,保障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需求,支持“工改商”項目,將不低于該項目工業用地總面積15%的土地無償移交政府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或者其他公益性項目建設。規劃居住人口達450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應配建6個班以上的幼兒園,規劃居住人口3000戶以上的應當配建小學,規劃居住人口達10000戶以上的住宅小區應當單獨配建中學。
加強歷史文化保護,防止大拆大建
《規劃》明確,保護城市文化,傳承城市文脈,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的評估、保護、活化和利用。加大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力度,塑造城市特色風貌。以赤坎區古商埠歷史文化街區、霞山區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城區中各類歷史保護建筑為重點,采取微改造方式進行整治修繕和保護性改造,注重歷史遺存保護與旅游產業發展、公共空間營造、特色文化街區建設相結合。并以“留存特色產業、側重文創產業”為導向,植入與本地文化相關的旅游產業、特色商業與文化創意產業業態。嚴禁破壞或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物和文物線索進行更新,傳承歷史文化脈絡。
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加強修繕改造,補齊城市短板,注重提升功能,增強城市活力,劃定城市更新單元片區,原則上城市更新單元內拆除建筑面積不大于現狀總建筑面積的20%。
完善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城市基礎功能
《規劃》提出,“強化樞紐、完善微網、公交優先、鼓勵慢行、需求管理”的思路,通過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實施,優先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適當加密次支道路網絡,通過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優化慢行環境,促進城市交通與用地的協調發展,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提升城市交通整體水平。通過城市更新(“三舊”改造),規劃新增3 處供水設施用地、6 處供電設施、2 個通信基站、2 處垃圾轉運設施、7 處消防設施,重點補齊市區市政基礎設施缺口。
此外,《規劃》以附錄方式具體明確了規劃期間需要重點推進的140個改造片區和93個改造項目,包括近期推進的舊大天然片區、南油片區(首期)、文保北村、湛江海鮮之都、振興片區、北站樞紐片區等重點片區,引導湛江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工作有序推進,助力湛江港城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