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初冬港城,喧嘩的城市漸漸靜謐。某小區為數不多的幾家住戶還亮著燈光。軍嫂田雪蓮凝望熟睡中的孩子嘴角微翹,輕掩房門,轉身伏案整理備課資料,開始自己的學習充電。
軍婚少有花前月下的團圓浪漫,沒有柳間河畔的細語纏綿。但其中不缺幸福美滿,不乏詩和遠方。南部戰區海軍某監測站高級工程師向志偉把青春熱血獻給了那片深藍大海。他和妻子田雪蓮結婚十余年相濡以沫,筑起幸福家庭。今年5月,田雪蓮家庭被全國婦聯表彰為“2022年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為國奉獻 守家付出
2009年底,在臨近婚禮的日子,向志偉卻接到要去亞丁灣護航的命令。原本定好的婚宴,只好一個個打電話取消。不久,田雪蓮發現自己懷孕了,怕影響他執行任務,就一直沒有聲張。
直到有一次,向志偉從電話里聽到她那無比虛弱的聲音,才知道:因為孕吐嚴重,她已經脫水住院,而且有先兆流產的跡象。在醫院保胎三個月,每天都需要打吊瓶。
孕中期各種反應的不適難受,剖腹產進手術室時的孤單恐懼,孩子出生后不足月被送溫箱的憂慮牽掛,田雪蓮多么希望丈夫寬厚有力的臂膀擁抱自己一下,多么希望和丈夫一起分享初為父母的喜悅……直到那天她從央視《新聞聯播》中看到被采訪的丈夫,真的無比自豪。9個多月后,丈夫回來了,孩子已出生42天!常年奮斗在裝備保障第一線,向志偉隨艦出海的次數天數也在不斷刷新。由于長期不在身邊,孩子在3歲前還不能記清父親的模樣,每次對著大院里穿著軍裝的人都大喊:“爸爸回來了!”談及過往,田雪蓮既感動又好笑。
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向志偉榮立一次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受到4次嘉獎。一個為國奉獻,一個守家付出,他們把不同的愛都獻給了相同的那片深藍!
相互扶持 敬業齊家
一直以來,田雪蓮兢兢業業,她總是用心教學、努力鉆研,作為港城中學語文科組長,帶領語文科組參加各項活動,使港城語文組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她愛生如子,一直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田媽”。
2015,大兒子因醫療事故造成中樞性神經癱瘓。病重那段時間,一邊是病重需要照顧的孩子,一邊是初三即將畢業的學生。愛在左,責任在右,她該如何抉擇?半年后,孩子病情穩定,向志偉說:“你回學校吧,那些學生現在需要你!家里還有我呢!”雙方父母也特地放下家活,從老家趕來幫忙:“你去上班吧,康復不是一天兩天,家里還有我們呢!”
丈夫的真情陪伴,家人的鼎力支持,讓田老師減輕了后顧之憂,最終選擇重返講臺。就這樣,她一邊盡責地上班,一邊忙著照顧孩子。下班回家就跟家人一起給孩子做康復訓練、喂水、喂飯、講故事、背著孩子樓下透透氣……每次忙完后,都已深夜。知道熬夜加班的辛苦,向志偉只要在家,都會給做一碗妻子喜愛的炸醬面,補充體力。
由于工作出色,田雪蓮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教學積極分子”、“教研教改積極分子”、“中考先進個人”。她說最值得驕傲的不是所取得的些許成績,而是她有一群她愛的和愛她的學生,這也是最幸福的事。
鄰里和睦 關愛他人
“志偉倆夫婦為人謙和熱心,總是盡己所能幫助別人。”這是身邊人說的最多的話。當時,住在同一小區的某家庭關系緊張,婆媳之間存在不少隔閡。因兩家相識,經常為一些瑣事發生爭吵后,便向田雪蓮一番苦水。
“軍婚不易,軍嫂更難。丈夫不在,多數是我一個人挑起家里的大大小小事”“幫理不幫親,家和萬事興,每個家庭的舉步維艱都離不開每一個成員的辛苦付出”,田老師每次都以“軍嫂”的身份講解家庭的來之不易,從老師的角度說清生活艱辛的道理內涵。身教重于言傳,田雪蓮夫婦的事跡深深感染她們,其后,該家庭理解多了,矛盾少了,相處更加和睦了。
“您是我見過最棒的老師、您是我見過最完美的女漢子、您還是我見過最賢德的妻子,最堅強的媽媽……”這是學生對她的評價。同事的事、鄰居的事,能做的從不推諉,能幫的從不拒絕。在自然災害面前,毫不吝惜的伸出援助之手;在面對他們同樣遭遇的父母時,能毫無保留地分享治療經驗,并且送上孩子的康復器材。自身遭遇坎坷,內心依然大愛。
一點一滴,無不反映和諧家庭的優秀品格;樁樁件件,無不折射向志偉夫婦樂觀向上的人生追求。生活中相互鼓勵,事業上相互扶持,家庭里團結和睦,面對不幸,全家人都團結一心,他們用奉獻真愛構建了和諧美好的家庭,用微笑、用正能量弘揚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