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廣東工業大學組織召開了《紅樹林碳匯碳普惠方法學》專題評審會。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廈門大學和暨南大學的六位自然資源和生態學領域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同意通過初審。
評審會上,項目組對《紅樹林碳匯碳普惠方法學》的適用范圍和條件、碳庫選擇、核證減排量普惠性和額外性論述、核算邊界和基準線情景的確定、核證減排量核算方法、數據來源與監測等內容進行了匯報。評審專家組認為本次匯報內容環環相扣、條理清晰,紅樹林碳匯碳普惠方法學內容翔實,具備科學性、創新性和實操性,為紅樹林碳匯碳普惠項目所產生的碳普惠核證減排量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意通過初審。接下來,項目組將按照評審專家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紅樹林碳匯碳普惠方法學》,由市生態環境局上報至省生態環境廳申報為省級碳普惠方法學,以填補我省海洋碳匯碳普惠核算方法學的空白。
《紅樹林碳匯碳普惠方法學》由我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廣東工業大學生態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研究院編制。
近年來,湛江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舉全市之力建設“紅樹林之城”,讓湛江紅樹林成為廣東生態建設的新名片。去年12月,湛江市人民政府印發《湛江市建設“紅樹林之城”行動方案(2021年-2025年)》,今年1月成立了湛江市建設“紅樹林之城”工作領導小組,4月迅速成立湛江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和紅樹林保護研究中心。湛江圍繞“紅樹林之城”建設,不斷探索紅樹林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機制和路徑,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地方高質量發展優勢,拓寬湛江紅樹林生態產業化發展道路,創造更多綠色GDP,更好造福湛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