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科煉化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優化生產運行,狠抓安全環保生產,全力提升精細管理水平,成為湛江市首個年產值超千億元企業。(1月5日《湛江日報》)
到了歲末年初,頭部城市們又開始“曬成績單”。近期“曬”的一份重要“成績單”,是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新興制造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體量。1月5日,湛江也有一張“成績單”十分亮眼——中科煉化202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04.41億元,這意味著,湛江工業歷史上首個千億級產值企業誕生。
中科煉化年產值破千億,更是湛江先進制造業奮力躍上新臺階的一個生動縮影——
1月4日,2023年湛江經開區第一次黨委(擴大)會議暨湛江經開區奮勇高新區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建設專項指揮部聯合黨委全體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聚焦聚力產業,堅定制造業當家,突出抓好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等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著力壯大綠色鋼鐵、綠色石化、高端造紙、化工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集群。
落子“先進制造業集群”,湛江經開區這開年第一步棋,怎么看?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先進制造業成長性好、附加值大、帶動性強,產業集群能夠充分發揮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簡單地說,當各類生產企業和科研機構集聚于一定區域內,可大幅降低彼此之間聯系和互動的時間與成本。而且,相比于傳統產業集聚區,先進制造業集群擁有更強的產業綜合實力、更高的協同創新水平和更緊密的開放合作關系。因此,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被認為是中國制造實現從大到強的必由之路。
湛江要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是一門“必修課”。
這門“必修課”有多重要?我們來看看“深圳答卷”——
近年來,深圳在GDP上超過香港,引人深思。深圳的“超越”,重要的成因在于科技創新,在于發展先進制造業。面對多重壓力挑戰,深圳依然能夠保持相當強的經濟韌性,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制造業始終保有強大競爭力,特別在中高端制造業上,以華為、大疆等一批明星企業為代表,深圳早就超過香港,在多領域已經站在了世界產業高地。
上個月,工信部直屬單位賽迪研究院賽迪顧問發布《先進制造業百強市(2022)研究報告》,對全國293個地級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情況進行研究和排名。獨占鰲頭的,正是深圳。在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的首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大名單中,共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入選“國家隊”,深圳獨占4席,同樣位居全國第一。
深圳的啟示在于:要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關鍵還是在于先進制造業,尤其是要發展扎根型的制造業龍頭企業。
不僅是深圳,從國內主要城市最近十多年的發展實踐來看,那些脫離制造業、盲目追求現代服務業的城市或地區,往往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等誤區;而那些持續深耕創新動能、先進制造的城市及地區,在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則顯得越發游刃有余、得心應手。而且,從近年先進制造業排名、制造業創新中心、先進制造業集群、燈塔工廠等各種榜單可以看出,先進制造業不像金融業和服務業那么挑城市。湛江完全有可能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逆襲”。
湛江劍指先進制造業高地,經開區是決勝的主戰場。不僅因為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等“參天大樹”在此扎根,更因為綠色鋼鐵、綠色石化、高端造紙、化工新材料等“生態綠洲”生機勃發。
從幾棵“參天大樹”到一片“生態綠洲”,技術、政策、環境、土地、人才、資金等要素資源的支持,就如空氣、土壤、陽光、雨露,缺一不可。經開區要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奮力書寫湛江先進制造業春天的故事。
發展如登山,一步一重天。站上新年新起點,瞄準先進制造業,湛江經開區步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