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記者從湛江港集團獲悉,截至2022年12月31日,湛江港集裝箱碼頭年度吞吐量突破130萬標箱,同比增長6.4%,月度、年度集裝箱箱量雙雙打破集裝箱碼頭運營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
去年以來,面對國際集運市場調整以及國內外疫情持續影響,湛江港集團緊緊圍繞“黨建引領、業務協同、科技賦能、管理增效”經營主線,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發展,為碼頭吞吐量逆勢增長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該集團致力于構建融合聯動格局,打造區域樞紐港,協調安通等船公司增開“湛江—黃島—日照”“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湛江”等航線,積極恢復南北干線運力,促成金輪與中遠海合作共艙等,集裝箱吞吐量屢創新高。同時,大力拓展腹地貨源,助力陸海新通道建設,強化港航企三方聯動,共開通“黔粵”“湛渝”等集裝箱海鐵聯運專列達27條,去年完成海鐵聯運箱量同比增長12.22%。
在業務模式方面,該集團積極促進散改集多元化,充分發揮散集聯合營銷優勢,成功開發紙制品、糧食和化肥等散改集項目;完善冷鏈配套設施及碼頭服務,打造進口冷鏈品牌,去年全年共完成進口冷鏈同比增長16.36%,成為南美去頭蝦最大進口口岸之一。
在生產模式方面,湛江港集團再塑效率品牌,通過優化生產流程,積極推進班輪與中轉船舶實行“直過駁”“三船同時過駁”等生產工藝,降低操作系數,去年年內連續刷新多項生產效率;創新船舶“定位交錯”裝載法,保障“大肚箱”裝船,使湛江港成為安通公司在華南、西南片區船舶裝載滿倉率最高的港口。
值得一提的是,該集團在數字化發展方面也狠下功夫,加快信息化建設,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對冷藏箱區進行自動化監控改造,完成進出閘人臉識別系統項目,推行碼頭現場作業無接觸交接。去年,該集團成功為符合條件的船舶(“泛亞廣州”輪)靠泊接駁岸電,以及首輛新能源集卡投入試運行,助力綠色低碳港口建設。
湛江港集團表示,新的一年將繼續整合和優化資源配置,力爭實現首月“開門紅”,鞏固區域集裝箱樞紐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