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下的徐聞南極村海域。 記者 張鋒鋒 攝
與海南相向而行,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湛江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賦予湛江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
作為湛江對接海南自貿港的橋頭堡,徐聞縣搶抓天時地利的優勢,積極搭建產業對接合作平臺,以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以下簡稱“特別合作區”)為載體,力爭同海南自貿港建設聯動發展,促進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
“我們將高標準建設廣東對接服務海南自貿港的南門戶城市,全力打造湛江與海南聯動發展的先行區。力爭將特別合作區打造成為海南自貿港的支持基地、自貿港與大灣區發展的鏈接器,打造成為湛江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高地、支撐徐聞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打造成為未來城市融合發展的示范區。”徐聞縣委書記羅紅霞說。
“菠蘿的?!?。 記者 歐陽澤 攝
南極村民宿。 記者 歐陽澤 攝
新機遇:
徐聞迎來歷史發展黃金機遇期
在祖國大陸最南端,徐聞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相望,是瓊州海峽的咽喉之地,與??谝灰聨幻}相承。兩地不僅地緣相近、歷史相融,而且人文相親,海南話與雷州話同屬閩南方言。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頒布一系列支持政策,全力支持海南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對湛江發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湛江“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與海南相向而行”的歷史使命。省委、省政府要求湛江“積極融入海南自由貿易港開放格局,有序推進瓊州海峽北岸港航一體化資源整合,加速徐聞港區南山作業區客滾碼頭建成開港,推進粵瓊兩省深化交流合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2021年3月29日,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將“支持研究與海南在徐聞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列為“重點政策事項清單”的第一項。
作為海南與內陸唯一連接點,徐聞既是瓊州海峽一體化通道,又是“大灣區”與“自由貿易港”的陸路唯一節點。在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北部灣城市群等一系列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的形勢下,坐擁獨特區位優勢和優質資源稟賦的徐聞,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黃金機遇期。
徐聞鮮切小菠蘿生產線。記者 劉冀城 攝
在徐聞港,市民有序登船。記者 劉冀城 攝
新思路:
以“港”為核心 引領產業協作聯動
新機遇帶來了新挑戰。徐聞產業基礎薄弱、科創和人才資源缺乏、產業服務和城市經營能力亟待提高。“家底”不強的徐聞,憑什么與海南自貿港攜手同行共進?
為抓住重大發展機遇、扛起“與海南相向而行”的責任擔當,徐聞在縣域南部,以徐聞港為核心、向東西兩翼延伸,畫出一個總面積143平方千米的“大園區”——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
據介紹,特別合作區核心區布局為臨港產業園,緊鄰徐聞港后方,規劃面積67平方千米,以現代物流和港口服務業為產業特色。東翼圍繞海安港,延至白沙灣、青安灣、博賒港,發展現代農業、海洋漁業,布局海洋裝備、綠色能源裝備以及濱海文旅與高端康養。西翼連接大漢三墩漢代絲綢之路始發港遺址、南極村,打造文化旅游康養基地。
特別合作區有何“特別”之處?按照“整體統籌、區域聚焦、錯位布局、協作聯動”的工作思路,特別合作區規劃在中遠期逐步形成“一核引領、兩軸帶動、四片輻射、多點支撐”的產業總體布局:
一核引領:以徐聞港為核心,重點拓展現代航運、現代物流等功能,深化港口航運合作,主動融入海南“四方五港”,共同組建瓊州海峽港口聯合體,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聯通國內大市場的門戶樞紐。
兩軸帶動:圍繞徐聞港中心地帶,向東西向拓展,形成“產業聯動軸”;向南北向提升,形成“設施聯通軸”。其中“產業聯動軸”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現代都市農業、臨港經濟、文化旅游休閑等功能,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與國內產業聯動發展的重要走廊;“設施聯通軸”重點完善創新資源承載、基礎設施保障、公共服務配套、資源暢通流動等功能,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聯通國內大市場的重要通道。
四片輻射:特別合作區將以臨港經濟、海洋裝備制造、文化旅游休閑、現代都市農業四大功能片區為主。其中,臨港經濟片區實行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重點發展以“零關稅”為主的綜合保稅、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新型貿易業態,打造具有輻射帶動效應的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核心引領區。海洋裝備制造片區依托博賒港,著力發展船舶(游艇)及海工裝備制造、海洋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對接三亞深??萍汲?,布局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工裝備制造基地,打造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文化旅游休閑片區依托大漢三墩漢代絲綢之路始發港遺址、南極村等重要節點,重點發展濱海休閑旅游、免稅購物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健康康養旅游,積極融入海南全域旅游經濟圈?,F代都市農業區堅持“一個標準供海南”,著力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菜籃子”“果盤子”“肉盤子”后援基地。
多點支撐:布局臨港經濟產業園區、高端制造產業園區、高科技產業保障基地、下橋工業產業園區等不同類型的價值創新產業園區和基地,形成錯位聯動、多點支撐發展格局。
未來3-5年,特別合作區主要聚焦于67平方千米的核心區建設,產業發展布局聚焦臨港經濟中心、中央商務區、濱海國際旅游示范帶以及產城融合、先進制造、未來產業三大板塊。
徐聞南極村。 記者 歐陽澤 攝
在徐聞港,車輛有序登船。 記者 劉冀城 攝
新進展:
基礎設施啟動建設 央企國企“搶灘”進駐
謀定而動,善作善成。2021年下半年以來,徐聞各級領導干部先后拜會了廣東海南兩省發改委、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部門和智庫的領導,就徐聞如何融入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發展深入研討,集思廣益,明確了特別合作區的總體發展思路和舉措。
目前,特別合作區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條不紊推進。規劃方面,邀請全球基礎設施全方位綜合服務企業AECOM、深圳市城市產業發展集團、廣東省規劃設計院等機構,分別為特別合作區的戰略規劃、產業規劃、物流專項規劃、控規、開發策略、合作模式等關鍵性頂層設計出謀劃策。2022年4月完成了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通過了專家論證。
2022年11月1日,徐聞縣委、縣政府成立了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工作專班。特別合作區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同步加快推進,臨時指揮部和展館已啟動建設,新建經開大道(東段)、水潭二路(東段)等部分道路工程以及便民綜合市場、徐聞縣職業高級中學遷建工程等項目均已啟動。
招商走出去,客商請進來。2021年下半年以來,縣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先后近20次與中交路橋、中冶、中建及中鐵建、中土等城市一級投資開發商進行項目洽談,就項目產業定位、控規方案、實施方案、開發計劃、合作模式、企業招商等內容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與此同時,包括普洛斯、華僑城、京東、京基、明陽電氣、中土、萬達、金茂、金地、海南農墾、三亞跨境電商產業園公司、廣州弘基時尚集團等30多批次來自國內外的客商前來特別合作區實地考察洽談。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擬在特別合作區東邊博賒港打造“徐聞深遠海海上風電裝備科技產業園”。白天鵝五星級酒店項目計劃落戶在西邊的南極村,目前選址已確定,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徐聞逐漸由產業基礎薄弱的后發地成為價值洼地和投資熱土。
新未來:
相向而行行穩致遠 深化合作開啟新篇
與海南相向而行,如何確保合作行穩致遠?兩地打破體制機制的藩籬,積極探索創新特別合作區的機制體制,建立“省級決策協調溝通機制—市級建設發展協調機制—合作區管理機構”的三級組織機制和管理架構,下設特別合作區投資開發公司,采取“企業主體、混合經營、聯動招商、利益共享”的開發建設模式。同時,加強瓊州海峽發展規劃編制中的溝通、協調與銜接,進一步打破瓊州海峽區域內行政區劃界限,加強粵瓊兩省規劃層面對接。建立資源保障、能源安全、食品監管、社會管理、生態環境等關系區域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各種突出問題的協同機制。
為更好掌握海南發展需求,為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提供切實的支持,將考慮引入海南的資本,設計出共贏的合作模式,共同合作完成特別合作區的規劃、開發和建設,從而加強瓊海兩地規劃的互補,發展的合作,實現區域整體的協同,共建共榮。此外,還要引入海南國企資源,接洽海南主要國企平臺,結合其業務發展需要,策劃共建項目,針對海南發展對島外的供給和輸出的需求,在徐聞共同謀劃建設與之相配套的補充支持性項目,補充海南的產業鏈。
瓊州海峽通道是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是國家的一條重要戰略通道,是泛珠三角區域和環北部灣地區開發建設的重要一環。多年來,徐聞縣一直承擔著海南省后方物資供給的重任。雙方就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發展合作關系方面多次對接,為促進區域關系友好方面作出努力。展望未來,特別合作區的建立將進一步促進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雙方合作翻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