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眾多市民都會出門旅游,或到公園賞景,或暢游港灣,還有的一家大小前往鄰近的風景名勝點游玩。更有一批批游客踏上省外游、出國游的行程。久違了的旅游熱又回來了,文明旅游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這兩天,筆者專程前往市區內的一些公園和旅游景點,在欣賞節日美景,感受節日氛圍的同時,注意觀察文明旅游的情況。總體上看,廣大市民的文明旅游觀念明顯增強,行為舉止嚴守文明之約,文明氛圍比較好。如有的一家人出游時隨身帶有裝垃圾雜物的塑料袋,不讓點滴垃圾掉落地上;有的父母把雜物交到孩子手上,教導他們把雜物扔到垃圾桶中,從小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他們做到了“除了腳印,什么都不留下”,用自己的文明自覺構筑起旅途中一道美麗風景。
在盡情欣賞美景的同時,筆者也看到一些不文明現象,有的景區內仍可見到游客隨意扔掉的紙屑、果皮、煙蒂和廢棄的口罩;個別淘氣的孩子爬上雕像玩耍,父母還旁若無人為其拍照留影……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光在春節假期中出現,平時也可看到。
一直以來,全社會都在倡導文明旅游,這需要提高全民的文明意識,需要個體的高度自覺,需要社會整體文明生態的構建。推進文明旅游,既要靠教育引導,靠線上線下主流媒體的積極宣傳;同時還要有適當的懲戒約束,需要落實相關規章制度。相關部門要提高管理和服務能力,對違規行為予以勸阻和制止,該批評的批評,該處罰的處罰。敲打一人,教育一片。只有個人道德自覺和制度剛性約束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杜絕不文明旅游現象,喚起旅游中的文明自覺,共同維護好文明旅游環境。人人都是旅途中的一道“風景”,你的文明涵養、文化品味、生活格調均體現在言行舉止中。人們外出旅游,不僅想看到最美的自然風景,也想感受到最文明的體驗。只有人人帶上高度的文明自覺,人人共展文明風采,共樹文明形象,共享文明旅游,才有一路歡歌一路笑,才有詩和遠方的無限風光,才能讓旅游成為春節最美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