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給孩子一雙明亮的眼睛,是全社會共同的期盼。近年來,每年市兩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都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重要領域,今年兩會也不例外。
“小小的個頭,背著大大的書包,稚嫩的臉龐上架著一副搖搖欲墜的厚眼鏡……”市人大代表陳培高多年一直關注兒童青少年的視力問題,這次市兩會提出了關于加強落實青少年近視防控措施的建議。
“視覺健康關系到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陳培高說,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多人,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根據教育部發布數據顯示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小學生的近視發病率22.8%,初中生為55.2%,高中生為70.5%,近視涉及的范圍大,時間久。
他建議,以政府牽頭,教育部門配合,眼科醫院參與,組織實施兒童青少年近視眼防控工作,同時加強視覺健康的社會宣傳工作,完善醫院—學校—家長—學生視力健康監測,以便早發現,早干預。同時,限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教育管理部門制定綠色上網規范,安排適量的室外體育活動,賦予學校和教師一定的管理責任和權力。此外,加強眼健康科普教育,提升家長及社會對青少年眼健康關注度,新聞媒體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平臺,以公益廣告等形式加大宣傳推廣預防近視知識。
“近視防控工作是關系到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大事。”市兩會上,市人大代表梁艷春也提出關于改善我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教室照明環境的建議。她認為,引發近視的原因很多,主要為學生的用眼衛生問題,比如坐姿不正確、學習時間過長、看電子設備時間過長等,但據國家疾控中心調查發現,不良的教室照明環境是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中小學教室照明改造工作,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符合標準的照明環境,以保護學生視力是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一項大事。
梁艷春建議,政府應將中小學校、幼兒園的教室照明達標工作作為民生實事來辦,按照國家標準出臺相關文件推動我市中小學校教室照明標準化建設,制定中小學校教室照明改造計劃。對于現有學校,在目前財政可支配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先確定幾個學校重點改造試點,其他學校逐年分學期改造。有條件學校自行完成改造,逐步達到國家標準;對于新建學校,要在建設設計時按國標要求設定驗收標準。同時,相關部門要建立相關考評機制,定期對學校光環境進行檢測,并形成長效機制,共同呵護好孩子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