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赤坎區人社局聯合區總工會、區婦聯舉辦了2023年赤坎區“南粵春暖”暨重點企業現場招聘會、直播帶崗線上招聘會。(3月1日《湛江日報》)
眼下正值勞動者求職返崗的關鍵期,也是企業招工用工的重要節點,全國各地都在上演“搶人大戰”。用工大省發力“搶人”,一些務工人員輸出大省則大打“鄉情牌”,針對返鄉人才提供優質崗位,以家的“誘惑”吸引“雁”歸來。當此之際,辦好線上線下招聘會,對接好招工與就業兩端需求,誠然十分必要。
一直以來,就業市場存在一個難題:應聘者找不到合適的崗位、招聘者找不到合適的人。求職者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供需不匹配嚴重影響了就業效率。近日赤坎舉辦的“南粵春暖”招聘會,就在“直播帶崗”上發力,組織10家企業代表更走進直播間,為求職者介紹企業基本情況、崗位需求、工資福利待遇等。此外,還通過視頻連線,將“直播帶崗”與現場招聘結合起來,這樣一來,線上求職體驗就能有所提升。
要進一步做好就業招聘對接服務工作,關鍵還是要繼續在“精準匹配”上做文章。只有推動就業需求和崗位需求精準匹配,就業才能充分發揮穩經濟、保民生的重要作用。就當前而言,精準幫扶求職者“好就業”“就好業”,還是我們實現一季度經濟發展“開門紅”的重要抓手。
精準匹配,先要從摸底開始。事實證明,只有摸底精準,才能更好實現用工企業與求職者的“雙向奔赴”。比如家政服務、快遞、建筑等行業的崗位,大有“需求匹配”文章可做。可以針對脫貧戶、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等精準開展技能培訓,讓他們有一技傍身,從而適配家政服務、快遞等行業工作。而對于高校畢業生,則更需要做好摸底,利用好大數據技術進行企業、職業、崗位的傾向度匹配,打好“留人”牌。這些都需要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作為、多想一點、先干一步。拿出“競標爭先、比學趕超”的狀態,多一點量身定制、多一些個性服務,才能讓就業“春風”吹暖千家萬戶。
招聘會上的人頭涌涌,體現了一地對人力資源的重視,也折射出城市經濟面臨的發展課題。湛江要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除了要做強產業、引來項目,更要把人才招來、留住、用好。尤其是要重視與主打產業需求匹配的人才引進,合理優化人才梯隊建設。更多人才和勞動力意味著城市發展的潛力和動力。從長遠角度來看,勞動力和人才并非“一引了之”,進一步挖掘城市潛力,構建更加公平、更具活力的就業和營商環境,投入資金補齊住房、教育、醫療等民生方面的短板,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務能力,活躍社會文化生活,方能打造出更有利于引才、用才、留才的人才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