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廣東公開征求意見:明年起,中考9個科目筆試由省級統一命題

2023-03-08 21:57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記者 孫小鵬

3月8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3年3月16日。

其中提到,從2024年起,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9個科目筆試由省級統一命題,各市組織實施。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以分數形式呈現;其他科目可以分數、等級形式或“合格/不合格”呈現。

積極探索應用計算機進行考試

《公告》提到,建立健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從2024年起,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9個科目筆試由省級統一命題,各市組織實施。信息科技、體育與健康、藝術和小語種科目及英語聽說,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實驗操作等,暫由各市自行組織命題。

考試科目方面,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7~9年級,下稱《課程方案和標準》)規定的全部科目,包括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含聽力或英語聽說,下同)、地理、物理(含實驗操作,下同)、化學(含實驗操作,下同)、生物學(含實驗操作,下同)、信息科技、體育與健康和藝術等科目。

考試方式方面,結合各學科特點采用多樣化考試方式。積極探索應用計算機進行考試。外語科目實行筆試+聽力(或聽說)考試的方式;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科目采用筆試和實驗操作的方式。文化科目可以采用各科分卷或相近科目合卷的方式。信息科技、體育與健康和藝術科目考試,以實踐測試為主,紙筆測試為輔,采用過程性與終結性考查相結合的方式。體育與健康科目考試在初中每學年要進行一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并將測試成績按一定比例納入中考錄取計分。

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以分數形式呈現

考試時間方面,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學科目筆試時間全省統一,其中地理、生物學安排在八年級第二學期末,其他科目安排在九年級第二學期末。信息科技科目一般安排在八年級第二學期末,體育與健康和藝術科目及英語聽說、理化實驗操作一般安排在九年級第二學期5月底前,具體時間由各市自行確定。學生按《課程方案和標準》修完某科目后,方可取得該科目的考試資格。

各科考試時長為:語文科目120分鐘、數學科目100分鐘、外語科目90分鐘(其中外語科目含外語聽力或外語聽說20分鐘左右),物理(不含實驗操作)和歷史科目各為80分鐘,道德與法治、地理、化學(不含實驗操作)和生物學(不含實驗操作)科目各為60分鐘。體育與健康、藝術和信息科技科目及英語聽說、理化生實驗操作(理化生各科目可分別考試,也可合在一起考試)各科(項)滿分值、考試時長由各市自定。

據了解,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以分數形式呈現;其他科目可以分數、等級形式或“合格/不合格”呈現。等級劃分及細化具體辦法由各市確定。用于初中畢業與學歷認定的初中學考成績,長期有效。用于招生錄取計入總分的學考成績,應屆生當屆有效,非應屆生當年有效。在非本市取得的由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學考成績,由轉出地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成績證明,可辦理成績轉入。轉入成績一般可以作為學生初中畢業和升學的依據之一;但從2025年起,不能作為普通高中學校的招生錄取成績計入總分。

鼓勵采用分數+等級或僅用等級的招生錄取辦法

《公告》還要求,各市要根據夯實基礎、文理兼顧、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平衡、負擔適度、穩妥推進的原則,確定納入中考錄取科目及其計分比例。要以《課程方案和標準》規定的每門課程的課時、課程容量等為主要依據,將納入招生錄取科目的各科目卷面原始分滿分值按一定比例折算,設定納入招生錄取計分科目的分值。要避免個別科目分值過低,科目之間分值差距過大。

除語文、數學、外語和體育與健康4門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納入中考招生錄取計分科目,鼓勵將地理和生物學納入錄取計分科目,探索將藝術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體育與健康考試計分權重不低于錄取總分的8%。鼓勵采用分數+等級或僅用等級的招生錄取辦法。有條件的市,可以探索在學考各門科目成績合格的前提下,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錄取科目的機會,發揮學科優勢,促進學生發展興趣愛好。

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

同時,優化錄取批次設置,采取中職學校(含三二分段及五年一貫制高職和中等職業學校,下同)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穩定中職學校招生規模。原則上分為自主招生、名額分配招生、統一招生3個類別,并按此順序招生。各批次一般應設置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2類志愿。各市結合本地實際確定各類學校各批次的志愿數和錄取資格分數線,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結合考生學考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及志愿填報實際進行錄取。

進一步擴大面向初中畢業生中高職貫通(含五年一貫制、三二分段)試點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增強招生吸引力。積極拓寬生源渠道,廣泛招收應往屆初高中畢業未升學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子女、港澳居民或其隨遷子女、退役軍人、退役運動員、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等城鄉勞動者就讀中職學校。中職學校招收有實踐經歷人員,可實行注冊入學的辦法,由招生學校自主組織生源,招生部門通過統一招生平臺備案。要根據學校專業設置和區域產業結構,統籌安排珠三角中職學校跨市招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學生,加大優質中等職業學校招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學生的比例。

探索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考試招生享受與當地戶籍學生同等待遇

完善優質高中招生名額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的辦法。每所公辦優質普通高中學校(含外語、體育和藝術類學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額,按中考報名學生總數(除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數),直接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含民辦),并向薄弱初中、農村初中傾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初中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名額分配招生采用單獨批次、單獨錄取的招生辦法。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名額分配實際錄取比例不低于總招生數的50%。從2023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報考“名額分配”的考生,原則上應是符合本市中考報考條件且具有該初中學校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自主招生。公辦學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的10%。體育、藝術、科技等特長班均納入自主招生范圍,可將體育、藝術、信息科技科目等納入中考自主招生錄取計分科目。自主招生應安排在學考成績公布以后根據學生的學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進行。學校要主動及時向社會公開招生錄取的各環節和錄取結果。嚴禁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競賽成績作為自主招生資格前置條件和錄取依據,嚴禁以自主招生名義變相“掐尖”、提前招生等。各市要嚴格審核學校自主招生章程,規范自主招生的辦法與程序。

做好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各市要統籌考慮隨遷子女升學考試需求和教育資源承載能力,積極創造條件,探索從2023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開始實施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考試招生享受與當地戶籍學生同等待遇的辦法,保障隨遷子女公平享受教育權利和升學機會。持有香港、澳門和臺灣居民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或其隨遷子女來我省參加升學考試,平等享受當地隨遷子女等升學相關政策。

據悉,本意見自2023年9月 1 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意見建議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反饋:

1.電子郵件:laijy @eeagd.edu.cn。

2.來函請寄:廣州市中山大道西69號廣東省教育考試院考試招生二處,郵編:510631。

編輯:何海清
值班主任:何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