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記者從霞山區獲悉,該區堅持規劃引領、產業融合、陸海統籌,依托湛江港漁業港區、特呈島島礁資源,探索發展以漁旅融合為主題的海洋牧場,有效結合海洋牧場與生態旅游、休閑觀光,全力打造水上城市綜合體,推進傳統深水網箱改造建設,推動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
霞山區加快開展轄區內可利用范圍的總體規劃和海洋牧場發展規劃,將海區合理劃分規劃單元,結合海洋環境,根據水深、環境指標、海洋生物指標等地理特征,科學規避航道、海洋生態保護區、海底管線敏感區,選址新建或擴建網箱養殖基地、海產品交易市場中心、苗種繁育中心、海洋牧場大數據和監控設施,以海上牧場為基礎,以“高鐵新城+七大功能區”為平臺,重點開發建設東部島灣文旅融合發展區,全力推動岸-海-島融合發展。
發展“海洋牧場+休閑漁業”。該區建設深遠海養殖海洋牧場,重點布局發展特呈島深海養殖,上游延伸水產飼料、種苗,下游拓展工廠化養殖、“風光漁”立體養殖,重點養殖魚、蝦蟹、貝等核心產品;發展休閑漁業區,以生蠔養殖為重點,著力引進大型企業,充分利用院落、漁船、漁場等資源,發展飲食、垂釣、游泳、觀光、海上摩托艇、水上自行車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海上牧場聯動陸域產業,實現成熟一片、發展一片。
為了發展深遠海養殖,霞山區加強水產養殖良種場建設和苗種繁育的創新能力建設,重點更新特呈島周邊現有深水網箱養殖模式,加快生物育種技術運用,計劃研發、引進一批創新性、標志性品種,因地制宜發展適銷對路、附加值高、低排放的水產良種養殖,支持特呈宏輝漁業專業合作社建設申報深遠海養殖項目。
此外,霞山區科學規劃、升級改造休閑漁業專用碼頭或公務碼頭,完善漁碼頭配套服務設施,加強海漂垃圾綜合治理,發展休閑漁業。定期開展漁港清淤疏浚,維修港區道路、修復漁港護岸,提升漁港的通航和靠泊能力,打造集漁船停泊補給、水產品集散加工、休閑漁業為一體的漁港經濟區,突出漁港休閑旅游、互聯網+漁港等新產業、新業態,延長漁港價值鏈。在漁人碼頭周邊重新改造、建設約100個小型機動車車位和70個大型貨運車車位,破解海鮮市場停車難問題。
該區用好漁人碼頭地下海鮮市場、鈺海海鮮市場以及東風海鮮市場、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等資源,加快建設水產品現代化冷鏈系統,發展智能化水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形成“流通帶動生產,生產促進流通”的現代化水產品流通體系。
(編輯/王聞聞 值班主任/何杰 值班編委/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