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關關員對進口鐵礦開展船邊監管。
日前,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舉行2023年廣東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稱,2023年,湛江、茂名兩市大項目企業帶動粵西口岸進口原油、煤炭等能源產品5452萬噸,增加7%,占廣東口岸進口的30%;進口鐵礦等金屬礦砂5215.2萬噸,增加6.8 %,占廣東口岸進口的64.3%。
湛江海關副關長趙震云在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湛江、茂名兩市正在加速建設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等世界級臨港產業集群,湛江海關堅持“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大項目高質量發展,支持湛江、茂名兩市構建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現代化產業體系。
1月16日,在湛江海關所屬東海島海關的監管下,一批32萬噸進口鐵礦石在寶鋼湛江鋼鐵主原料碼頭進行卸貨作業,隨著機器運作發出的轟鳴聲,該批鐵礦經傳輸帶卸貨到堆場后即將投入生產。
近年來,湛江市臨港產業集群發展迅猛,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等重大臨港工業項目陸續開工投產。為助推重大項目投產穩產達產,湛江海關成立大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建立幫扶臺賬,專人對接企業及時掌握項目建設進度和進出口計劃,并深化“關長送政策上門”等機制,暢通關企溝通渠道,解決了實際困難30多個。
湛江海關“一對一”指導企業用足鼓勵項目優惠政策,為項目進口設備“一站式”提供歸類預裁定、減免稅、價格預審核及預約加班等海關服務;同時加大高級認證企業(AEO)培育力度,指導企業優化管理、提升貿易安全管控。
此外,湛江海關還創新“口岸和屬地協同監管”“跨關區聯動”機制,將項目進口大型超重超限設備從落地到試車運行的周期縮短20%以上。扎實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構建“鐵礦石智慧順勢監管新模式”并在寶鋼湛江鋼鐵主原料碼頭上線運行,據企業測算,每船鐵礦石通關時長可節省約8個小時以上,每年可節省綜合物流成本約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