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全球紅樹林面積整體遞減的大背景下,中國卻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而湛江,不僅有著廣東最大面積的紅樹林,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成我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江門臺山、湛江雷州和徐聞、惠州惠東等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紅樹林。”如何推動湛江建設“紅樹林之城”、加強紅樹林資源保護發展、推進紅樹林碳匯開發利用使得紅樹林變“金樹林”?來自湛江的省人大代表們為“綠美湛江”積極建言獻策。
加大對湛江市紅樹林資源保護發展支持力度
近年來,湛江在紅樹林生態保護、紅樹林耦合發展、發展紅樹林旅游等方面做了許多積極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年來,湛江修復紅樹林1500多公頃,被國際濕地專家稱為世界濕地恢復的成功范例。
當前,湛江正在加快打造“紅樹林之城”,持續加強紅樹林保護發展,厚植紅樹林生態底色,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努力走出一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紅樹林的保護發展離不開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希望加大紅樹林保護修復資金支持力度,支持推動紅樹林生態產品價值的轉化,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笔∪舜蟠怼⑹】茖W院南繁種業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主任羅青文呼吁。
省人大代表、農工黨湛江市科技支部主委、湛江財貿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程志軍表示,湛江市紅樹植物多樣性較為豐富,是廣東省紅樹植物最豐富區域。而人工恢復紅樹林是提高紅樹林景觀連接度的有效措施,希望繼續支持湛江以紅樹林保護修復為主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加快推進萬畝級紅樹林示范區創建。
據了解,目前,以無瓣海桑為優勢種的群落占湛江全域紅樹林總面積的34.77%,郁閉成林后鄉土紅樹樹種難以存活,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一定影響,景觀性也較為單一。對此,羅青文建議,在外來樹種改造工作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和支持,提高紅樹林生物多樣性,鞏固并提升紅樹林生態系統穩定性。
加快推進我省紅樹林碳匯開發利用
“藍碳”是海洋的藍色碳匯,是全球生態系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之一,紅樹林作為三大藍碳生態系統之一,被認為是固碳最有效的藍碳生態系統。
2019年,湛江市將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2015年至2019年期間種植的380公頃紅樹林產生的碳匯,開發成我國首個符合核證碳標準和氣候社區生物多樣性標準的紅樹林碳匯項目。
2021年,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業家環?;饡炇稹罢拷t樹林造林項目”首筆5880噸的碳減排量轉讓協議,標志著我國首個“藍碳”交易項目正式完成。該項目通過市場交易機制,有效盤活了自然資源資產,為紅樹林等藍碳生態系統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提供了示范。
“建議政府搭建平臺,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紅樹林碳匯開發交易模式,進一步完善紅樹碳匯開發交易制度體系建立,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體制機制,打通紅樹林碳匯資源向資產轉化路徑,充分實現紅樹林碳匯經濟價值?!背讨拒姳硎?,希望在全省推廣深圳模式,充分考慮紅樹林碳匯的獨特性和稀缺性,創造紅樹林碳匯應用場景,建立健全適應紅樹林特征的碳匯開發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