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20日,2024第十屆廣東國際水產博覽會在湛江奧體中心舉辦,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機構攜最新科技成果重磅亮相,水產領域頂尖“硬核黑科技”紛紛“出圈”展魅力,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展館,可見線紋海馬在藍色水族箱里成群結隊游泳,可愛的樣子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打卡。海馬是水產養殖的新貴,也成了本屆水博會的“明星水產”。
養殖海馬售價不菲,繁育技術一直是“卡脖子”的“貴點”。近年來,湛江多家養殖企業紛紛探路海馬養殖技術。其中,海威集團邀請中山大學博士團隊進行技術指導,經過孵化繁殖,取得養殖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隨著養殖技術進一步成熟,海馬養殖產業有望擴大規模、持續發展。該技術在水博會上亮相,吸引了包括不少養殖戶在內的專業觀眾前來洽談合作、尋找產業發展轉機。
恒燚一號、湛江灣一號、海塔一號、無人駕駛智能投喂船……在湛江灣實驗室展位,一系列現代化深遠海海洋裝備模型格外搶鏡,同樣吸引了觀眾駐足。據介紹,目前湛江灣實驗室研發的部分智慧漁業科研成果已應用于生產,推動湛江破解向深海挺進的“智慧密碼”,促進湛江海洋牧場建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高校研究成果是推動水產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廣東海洋大學展位展出了南美白對蝦、金鯧魚、軍曹魚、馬氏珠母貝等育繁推技術體系,儼然成了國內外觀眾的科普基地。據悉,當前廣東海洋大學圍繞“五條魚、一尾蝦、兩個貝、一株稻”,已培育一批生長快、抗逆強、高品質的新品種,構建“育繁推”良種培育與推廣體系,助力湛江乃至廣東種業振興。
水產冷鏈技術同樣遙遙領先,一個個造型獨特的設備科技感十足。近年來,為響應國家節能低碳的號召,湛江奧威制冷經過一系列自主研發,將通用型氟制冷設備升級換代為二氧化碳制冷設備,實現了產業環保低碳的轉變。同時,該技術將湛江大型工業企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原料,變廢為寶,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綠色發展。
“通過技術更新,湛江企業將魚皮制作成膠原蛋白,產品出口日本,銷售量供不應求。”水博會現場負責人介紹,雷州市一水產企業對水產品進行深加工,實現轉型升級,為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提供原材料,收獲喜人的銷量與人氣,從湛江走向了國外。
從優質種業芯片培育到領先養殖技術與設備,再到創新的加工技術、冷鏈物流方案等等,水產全產業鏈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這里找到了可見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