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庭院”一隅。
“庭院是我和家人共同商量設計和親手改造的,平時邀請鄰里鄉親過來喝喝茶、聊聊天,日子過得就很舒服自在。”廉江市橫山鎮下路村村民何檬曾從事建筑工作,退休后回到家鄉,帶著家人修建涼亭、魚池和種植花草,打造出“清潔美、布局美、綠化美、家風美”的“四美”庭院。
今年以來,廉江市把“美麗庭院”建設與“百千萬工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等工作有機融合、一體推進,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緊盯“四美”標準,廣泛發動黨員干部、巾幗力量、學校師生、村民群眾等,把環境衛生整治好、“美麗庭院”建設好、綠化成效鞏固好、文明家風傳承好,以“小美”庭院扮靚“大美”鄉村。
家家戶戶齊動手
打造干凈整潔“美麗庭院”
如今,“屋里窗明幾凈,院外干凈整潔”正成為廉江鄉村的環境衛生“標配”。
城南街道低山村陳紹基家庭是“美麗庭院”典型戶之一。據了解,陳紹基家門前的池塘之前是荒廢狀態,水體質量不佳,是蚊蟲的生長聚集地。于是,陳紹基和家人親自動手改造,清除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和垃圾雜物,并種上一池荷花,既減少了蚊蟲滋生,又美化了門前景觀。如今每到夏季,陳紹基家門前滿池荷花盛放,已經成為低山村民休閑游覽的去處之一。
近年來,廉江市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與鄉村綠化工作有機結合,引導群眾搞好環境清潔,因地制宜建設“美麗庭院”“特色庭院”。
安鋪鎮探索“支部引領帶動+黨員示范帶頭+巾幗志愿推動+群眾響應參與”的模式,安鋪籍的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干部、涉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帶頭對自家房前屋后清潔綠化美化,打造“美麗庭院”典型戶,成立黨員突擊隊、團委志愿服務隊、巾幗志愿服務隊等多支力量,組織黨員干部、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等進村入戶宣傳500人次,引導協助家家戶戶整理扮靚庭院。
和寮鎮探索“黨建+生態+網格”模式,組織鎮村黨員干部徹底清理主干道、村莊周邊、房前屋后、坑塘溝渠等區域的垃圾、雜草,全面整治亂搭亂建現象,打造美麗宜居的鄉村環境。該鎮還建立了“綠美巾幗網格員”工作機制,安排全鎮15個涉農村委會分別派出一名“巾幗網格員”,開展“美麗庭院”宣傳,帶頭清潔自家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扮靚自家庭院,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庭院”建設同頻共振。
為了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石嶺鎮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延伸至村莊的每個角落,動員各涉農村(社區)全面開展整治行動,努力營造“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推動掀起“美麗庭院”建設的新高潮。石嶺鎮塘甲村迅速響應,利用周末時間組織黨員干部、婦女執委、志愿者和保潔員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拉網式”清理路邊落葉、垃圾及房前屋后堆積雜物、衛生死角等。
科學規劃善布局
打造“千戶千面”特色庭院
步入庭院,水泥路整潔而明亮,隨風飄來的山茶花、茉莉花香讓人感受到鄉村的寧靜與舒適,黃皮果樹獨有的果香味也為庭院增色不少……這是營仔鎮福山村黨員戶謝土才家的庭院。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不光要帶頭把自家庭院收拾干凈,還要帶動大家都加入進來。”謝土才說。近年來,他和家人經常利用空閑時間清理房前屋后衛生死角,在庭院里種上果樹花草,將宅院布置得整齊有序。每到傍晚,他還會邀請左鄰右舍到庭院里泡上一壺茉莉花茶,聞著花的清香,品味著茶的甘醇,弘揚良好家教家風,用實際行動感染帶動周圍更多村民。
高橋鎮平山崗村鄉賢陳昭榮一直希望在老家建一座屬于自己的庭院。他把平山崗村的文化、藝術和鄉土氣息融入“美麗庭院”建設,利用院中約300平方米空地,種植夾竹桃、白蘭木、綠玉樹等風景樹,劃分展覽區、休閑區、茶飲區,展覽區主要展示平山崗村的蝶變之路,由秋千、竹林構成的休閑區,供游人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坐觀云卷云舒,茶飲區有一處涼亭,可在閑暇時刻邀上三五好友,品一壺清茶、賞人間美景,整體空間布局科學、實用、協調。
除了發動群眾積極建設自家“美麗庭院”,廉江市舉辦覆蓋村級干部、典型戶代表的“美麗庭院”培訓班,參訓人數達1000人,明確工作標準和實施步驟,實施“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對接高校專業師生指導“美麗庭院”規劃建設,推動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整村制”打造“美麗庭院”,科學謀劃探索“美麗庭院”與特色產業發展相融合的創新路子。
遠近聞名的魚頭湯特色美食街位于河唇鎮蘇茅角村,該村深入探索“美麗庭院+魚頭湯產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婦女、餐飲從業者等群體作用,組建“美麗庭院”黨員先鋒隊,通過派出技術人員指導、走訪檢查維護、組織觀摩學習等方式,不斷提升臨街魚頭湯店鋪的庭院綠化和服務水平,帶動整街27家餐館同步參與“美麗庭院”建設。同時還聯合鎮餐飲協會,將食惠鮮正宗肥佬魚頭湯店打造為創新模式示范點,帶動全體商戶齊心協力打造“美麗庭院+魚頭湯產業”金字招牌。
在“美麗庭院”建設活動中,課程培訓和示范引導也十分重要。
廉江市婦聯牽頭舉辦“共建美麗庭院”家居收納技能培訓班,邀請湛江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專業講師授課,以“知識講解+實操演示”的形式,從家居生活整理的意義、家風文化與家教、收納整理、建設“美麗庭院”等四個方面,詳細講解家具整理收納知識,動員廣大婦女爭創“美麗庭院”,為鄉村振興注入“巾幗力量”。
美麗庭院”一隅。
弘揚美德促文明
推動庭院家風“各美其美”
“家風美”是“美麗庭院”創建的重要標尺。廉江市充分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動最美家庭、三八紅旗手、婦聯執委、“三有”老年婦女等加入“美麗庭院”巾幗志愿者隊伍,邀請獲評廣東省“最美家庭”、湛江市“最美家庭”婦女代表分享“建設美麗庭院+弘揚好家風好家教”動人故事,推動家風傳承、家庭教育與“美麗庭院”建設深度融合。
長山鎮那凌村婦聯主席吳有林全家共有8口人,其家庭曾被評為“最美家庭”,婆婆馮勤被評為“最美鄰里”。他們的生活態度積極健康,家庭關系和睦,一直秉持著“和為貴、慈為本”的生活理念,深得左鄰右舍好評。吳有林大力支持“美麗庭院”建設,庭院中種植了清香的桂花,物品擺放整齊,還帶領全村婦女積極配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身參與“美麗庭院”創建行動,使得村容村貌持續提升。
“美麗庭院+家風傳承”使庭院既有顏值也有品質。廉江市農業農村局引導廣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廉潔齊家”,發動村民按照“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綠化美化、瓜果飄香”要求,打造布局合理、環境整潔、風貌優美、家風文明、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院落空間,還組建了鄉村文藝傳承隊伍,培育鄉村文化產業,打響“我們的村晚”“我們的村歌”“我們的村運會”等鄉村文化品牌,推動美麗鄉村從“美在環境”向“美在精神”延伸。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一輩子,我們也要孝順老人。這也是在為我的兒子樹立一個榜樣,是一個傳承。”新民鎮豐九百村村民劉衛軍說。他一直從事建筑行業,還有位學習藝術的弟弟,兄弟倆看到父母操勞大半輩子,成家立業后便計劃著利用各自的能力特長為父母打造一座溫馨舒適的庭院,在原有房屋的基礎上,將庭院圍合成一個小型四合院,院子中間種植風景樹木、應季蔬果,還利用廢棄水缸種滿各色花卉,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廣大黨員干部的引導和鄰里鄉親的實踐中,“美麗庭院”成為逐漸傳播良好家風、樹立文明鄉風的重要載體。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