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區湖光鎮塘北村退休干部陳盛榮利用閑置蠔殼打造庭院院墻。 楊陽傳 攝
“自‘美麗庭院’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村里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薄耙患儚U為寶’的小物品讓庭院變得文化創意十足。”“我們‘美麗庭院’的建設比較經濟實用,這些做法大家都可以復制借鑒”……
8月8日,湛江市“美麗庭院”建設第一期擂臺賽暨典型培訓會在湛江市委黨校舉行,來自各縣(市、區)的參賽選手共展示了30個“美麗庭院”,以賽促訓、以賽促學、以賽促干,營造“美麗庭院”建設比學趕超、競標爭先的良好氛圍。
“美麗庭院”建設是推進綠美鄉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之一。當前,湛江堅持黨建引領,將“美麗庭院”建設與“百千萬工程”實施整體推進相融合,與綠美鄉村整體塑造相融合,與村容村貌、家風家教整體提升相融合,推動農村基層群眾積極參與基層共建共治共享,以庭院“小美”助力鄉村“大美”。
廉江市安鋪鎮農村黨員、志愿者共同參與“美麗庭院”建設。鄧恩澤 攝
統籌謀劃
“三步走”深化建設覆蓋面
庭院如詩美,芳翠入畫來。在湛江廣大鄉村,“美麗庭院”正成為一道靚麗風景,尋一家推門入戶,綠意盎然、鳥語花香,方寸之間移步換景,恍若置身于市區小公園。
“美麗庭院”建設工作是推進綠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為以點帶面促進全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湛江梳理各地“美麗庭院”建設先進經驗,充分考慮鄉村庭院、房屋實際,制定印發《湛江市“美麗庭院”建設指引》。
《指引》明確,“美麗庭院”的建設對象,是指位于鄉村居民住宅房,布局合理,環境整潔,風貌優美,家風文明,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院落、樓房空間。
當前,湛江以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堅持“黨建引領、統分結合、以點帶面、上下協同、四級聯動、全民參與”的原則,分階段分層級舉行全市“美麗庭院”系列擂臺賽,營造層層發動、家家參與、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圍,實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豐富“美麗庭院”文化內涵,傳承弘揚文明家風,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湛江“美麗庭院”建設分“三步走”。
在市級層面,湛江已舉辦“美麗庭院”建設第一期擂臺賽暨典型培訓會,以縣(市、區)為單位打擂臺,按照“綠美提升類”“經濟實用類”“文化創意類”三種類型,重點挖掘推廣各地“美麗庭院”戶建設的典型案例,樹立可看可學可復制可追趕的示范標桿。
接下來,湛江還將按步驟舉行“美麗庭院”建設第二期擂臺賽暨現場交流會、“美麗庭院”建設第三期擂臺賽暨提質推進會,到“美麗庭院”示范村、典型鎮現場舉辦擂臺賽,深化“美麗庭院+”長效機制建設,推動縣鎮村互學互鑒。
縣級層面則劃分為典型引領階段、拓面推廣階段和提質推進階段,通過加強統籌規劃、培訓指導,推動基層因地制宜開展“美麗庭院”建設,在穩步提升鄉村“美麗庭院”覆蓋面的基礎上,探索健全長效機制,引導鄉村庭院環境從“整潔外在美”到“特色內涵美”的轉變。
雷州市雷高鎮大群村村民吳培利用廢棄輪胎做成的花盆。 陳文 攝
層層發動
黨建引領凝聚綠美“向心力”
打造“美麗庭院”,黨建引領,建設有為。
湛江強化黨建引領,市縣鎮村層層動員,發揮農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探索建立“黨員+農戶+志愿者”共建機制,組織黨員干部在聯系服務群眾、“平安夜訪”“雙報到”等工作中,發動群眾一起干;全市組建“美麗庭院”宣傳隊等356支志愿隊伍下沉鎮村,全方位營造“美麗庭院”建設濃厚氛圍。
湛江引導村級黨組織結合風俗傳統、自然風貌和資源稟賦,科學規劃村、巷、庭院綠化美化,推動黨員干部返鄉打造“美麗庭院”典型戶。農村黨員干部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成立創建“美麗庭院”黨員先鋒隊,帶頭建設自家“美麗庭院”,落實黨員干部結對聯系外出鄉賢能人機制,動員廣大鄉賢參與“美麗庭院”建設。
“我們通過下沉干部,加強協助指導,在掛點典型村開展全面摸排,‘一戶一策’明確‘美麗庭院’建設規劃,引導村‘兩委’干部、黨員帶頭做好自家‘美麗庭院’建設,同時對接職能部門專家團隊,強化技術指導,在典型村打造一批可看可學可復制的‘美麗庭院’典型戶?!闭拷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其中,赤坎區積極探索“組織引領帶動+黨員示范帶頭+志愿推動+群眾響應”模式,建立黨員干部“1+N”聯系包創機制,由黨員干部帶頭將自家庭院“扮靚”,同時包聯群眾戶,采取“幫帶”和“幫聯”的方式,指導農戶利用自有房屋和庭院發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館、休閑農莊、農家樂、小型采摘園等。
坡頭區以“黨建+婦建”齊發力,依托支部“聯戶連心”,設置黨員責任崗49個、黨員先鋒崗59個,推動1000多名黨員干部響應“黨員回家 綠美萬家”行動號召,組建由“黨員+婦聯執委+志愿者”構成的“美麗庭院”導師團25個入戶指導花卉種植、庭院布置等200余次。將“美麗庭院”建設與尋找“文明家庭”“孝敬之星”等家庭文明建設工作緊密結合,今年上半年開展家庭家風教育講座、親子活動、專題沙龍等活動共29場次,活動覆蓋2000多人。
此外,湛江還健全“機關+農村”協同共建“美麗庭院”機制,黨員干部主動下沉、村干部結對聯系,動員1萬多名公職人員返鄉開展自建房美化綠化,發揮施工員、組織員作用。村“兩委”干部、黨員率先垂范,帶頭爭當“美麗庭院”典型戶,并主動當好群眾建設“美麗庭院”宣傳員、引導員,積極發動近親屬和左鄰右舍按照“四美”要求建設庭院。
目前,湛江已建設省級美麗庭院示范村4個、“美麗庭院”戶120戶、“美麗庭院”示范戶6戶,市級美麗庭院特色村60個、“美麗庭院”戶2萬多戶、“美麗庭院”典型戶1200戶。
徐聞縣角尾鄉角尾村委會南嶺村陳玉謙戶“美麗庭院”。馬映辰 攝
家家參與
“一戶美”逐步轉向“處處美”
要打造村里的“詩與遠方”,單靠零星幾戶“美麗庭院”發力還遠遠不夠。如何讓更多村民投入到“美麗庭院”建設?湛江各部門使出了妙招。
湛江市委組織部突出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建立“美麗庭院”建設典型案例庫,用好鎮街黨校平臺資源,通過現場觀摩教學、經驗介紹等方式,向農村黨員群眾傳授經驗做法,以典型引領帶動全民積極參與“美麗庭院”建設。健全激勵機制,將黨員動員村民群眾參與等情況作為民主評議、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樹立人人有動力、家家參與的導向。
湛江市農業農村局對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堅持綠美結合,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強“美麗庭院”建設的規劃指導,深入抓好宣傳工作,積極發動下屬單位市農經干校、市農技推廣中心、市農科院以及全市千名“百千萬工程”農業科技特派員、鄉土專家等深入到基層一線,指導開展村莊綠化美化和美麗庭院建設,為村民群眾廣泛參與提供技術保障。
湛江市婦聯注重黨群聯動,積極開展宣傳,發揮組織優勢,廣泛凝聚巾幗力量,營造家家參與的氛圍。其中,麻章區婦聯以“支部帶動+黨員示范帶頭+巾幗志愿推動+群眾響應”多方聯動,進村入巷宣講;遂溪縣婦聯組織動員廣大家庭積極主動投身參與改善人居環境,全縣婦女參與人次超過3萬……
通過發放倡議書、“美麗庭院”戶掛牌,組織“美麗‘院’景曬一曬”“我眼中的美麗庭院”等隨手拍活動,湛江營造層層發動、家家參與、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圍,推動“美麗庭院”建設蔚然成風。
為高質量推動“美麗庭院”建設,湛江還在基層組建了“庭院美化師”等服務隊伍,開展“美麗庭院綠化技能”“家居整理培訓”“互學互鑒互促”觀摩等活動220場次,指導群眾打造“四美”庭院,培訓村民8921人次,不斷推進“美麗庭院”建設提檔升級,以“美麗庭院”建設促進鄉村綠美品質提升。
走進廉江市塘蓬鎮安和村黃誠鎮庭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瓜果飄香,戶主黃誠鎮今年已98歲高齡。這個院子原是隨意堆放物料工具的空地,在黃誠鎮一家人精心設計改造下,如今庭院布局合理,劃分出飼養、種植、生活、晾曬、車輛停放等區域。每逢喜事佳節,全家其樂融融相聚于此,團圓和睦、妙趣橫生。
在“美麗庭院”建設第一期擂臺賽暨典型培訓會上,有群眾表示,“參加這次活動,通過觀摩‘美麗庭院’,聽取培訓輔導,我刷新了認知,明確了方向。原以為美麗庭院建設投入大,但今天很多參賽的作品,戶主就地取材,通過廢物改造、創意點綴、循環使用等方式,建設的庭院令人賞心悅目。這些展示的案例都是可學可復制可追趕的?!?/p>
遂溪縣婦女、巾幗志愿者幫助北坡鎮南渡村委會急水村裝扮“生態小板塊”。梁杰詩 攝
美美與共
小庭院賦能鄉村大作為
美麗清風徐徐吹來,小小庭院,如何有大大作為?
對此,湛江積極拓展“美麗庭院”建設內涵,打造“美麗庭院+”矩陣,包括“美麗庭院”+和諧家風、“美麗庭院”+文化傳承、“美麗庭院”+美麗經濟、“美麗庭院”+鄉村治理等,深入挖掘“美麗庭院”建設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
在經開區東山街道西坑村,漢果小院一片生機盎然。西坑村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戶主陳漢果在建設中收集用好石磨、石磚、舊壇子、廢輪胎等老物件,建成了富有藝術特色又接地氣的“美麗庭院”,吸引大批村民群眾前來學習參觀,在潤物無聲中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神,涵養了文明鄉風。
在吳川市黃坡鎮林屋村,龐少燕家的陶然亭已經成了村里的議事堂,村民們在這以花會友,交流分享綠化美化心得,聊聊家長里短、生活瑣事……“我們在這里學學戶主怎么養花種樹,回去后自己也學著做,現在村里的‘美麗庭院’越來越多,以前是一家美,現在是追求家家美?!庇形淮迕耖_心地說。
遂溪縣烏塘鎮新屋村李偉榮荔美小院,已成為村里的“荔枝小講堂”。通過給大家講前景、講收益、講技術,許多村民在這里學到了“真材實料”,回去以后主動盤活房前屋后土地,把庭院周邊的閑置地、空白地全部利用起來種荔枝,庭院小空間既收獲了“顏值”,又收獲了“價值” ,形成“點帶面、一帶多”的示范帶動效應。
徐聞縣放坡村老黨員陳巧燕因地制宜建設特色民宿,在保留珊瑚房建筑風貌和村落文化基礎上,將自己的舊房子改造成漁港民宿,帶動放坡村民宿產業發展。每到節假日期間,漁港民宿幾乎都是滿房的狀態,民宿年收入達21萬元。
此外,湛江將村莊記憶、傳統民俗、非遺文物等文化元素融入庭院,讓“美麗庭院”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飆升”。
“美麗庭院”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背后折射出的,是庭院主人的個人追求、對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鄉風文明的持續改善。
如今,通過創建“美麗庭院”,越來越多村民主動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社會治理等公益服務,參與家庭和鄉村文明建設,一幅“家美村更美”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在湛江徐徐展開……
經開區硇洲鎮繪畫愛好者在農戶墻壁上繪畫。王瓊 攝
【一線案例】
麻章區城家內村王小梅庭院:
綠美提升 解鎖“幸福密碼”
走入城家內村,映入眼簾的是一處中式園林風格庭院,戶主王小梅一家秉持“勤儉、節約、厚道”的家風家訓,做著普通工作,過著樸素生活,也始終保留對美的追求。
建設“美麗庭院”工作開展以來,王小梅一家因地制宜做好庭院綠化美化設計,科學規劃庭院及周邊區域的綠化美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院落空間,種植適宜的花草樹木,做到門前環綠、開門見綠。
王小梅庭院水池旁古樸雅致的矮桌,都是由廢棄的舊石磨改造而成,最老的一件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用來喂豬的豬料槽、儲水的大水缸、碎谷的石臼,被改造成精致的花盆。這些老物件,曾被歲月遺忘在角落,在王小梅夫婦的巧手下,煥發新生。
雷州市雷高鎮大群村吳培利庭院:
變廢為寶 打造舒適家園
在庭院美化建設中,吳培利堅持就地取材、變廢為寶,花小錢辦大事,以最低的成本打造最美的環境,突出經濟實用的效果,推動村容村貌整體提升。
報廢的汽車輪胎、破損的壇壇罐罐、高壓線廢棄的絕緣陶瓷等廢棄的物品經過涂裝改色、變換造型等加工改造成花盆裝飾品。廢舊物品搖身一變,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看到這些還能利用的材料我就把它們撿回家,一是環保利用,二是省錢,還能保留鄉村原生態味道?!眳桥嗬f。
閑暇之余,吳培利在自家庭院,門前屋后種植了各種樹木花草,堅持了十多年?,F在,庭院內大大小小的盆栽達到幾百種,還種植了多種果樹。此外,吳培利夫婦帶頭落實庭院整治 “門前三包”責任制,保持居室、庭院整潔,確保房屋周圍及陰溝無垃圾、污物。
霞山區東新街道南山村吳周生庭院:
文化創意 點亮美麗“院”景
禾廬小院由返鄉大學生吳序君設計,院中小徑、綠植、小橋、流水、亭子、秋千等精致典雅,“禾”代表著田園里的豐收與富饒,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廬”是傳統田園民居的象征,象征著質樸、簡約的生活態度。
禾廬小院融入優秀傳統民俗文化,全院采用具有民俗特色的風箏、燈籠、對聯等物品點綴裝飾。在綠化美化方面,吳序君選擇富有民俗文化寓意的植物,如象征著高風亮節的竹子,寓意吉祥幸福的桃樹,代表團圓的桂花樹,花草樹木綠化面積達50%以上。
禾廬小院還結合中國傳統節日和當代年輕人的喜好,開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如中秋聯歡活動、民俗音樂交流等?!跋M衙袼孜幕奶厣晚嵨秱鬟f給他人,讓更多人去發現民俗文化之美?!眳切蚓f。
【群眾聲音】
黨群合力 夯實庭院“地基”
庭院之美,美在人人參與。湛江通過舉辦“美麗庭院”擂臺賽,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調動全市廣大家庭建設“美麗庭院”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出層層發動、家家參與、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圍。當前,湛江農村各家各戶動了起來,為自家庭院“梳妝打扮”,形成“花木成畦手自栽”的良好局面,以點帶面推動宜居宜業和美的現代化嶺南新鄉村建設。
坡頭區李西村陳家燕:
當你對世間萬物傾情付出時,花草也會和你燦爛相擁。我原本是一個園藝小白,努力專研花卉種植技術,終成為能養護一百多種花木的種花能手。當年我在微信公眾號中分享自己的經驗,吸引了一大批鄰居乃至市內的園藝愛好者前來參觀、交流,意外地把綠植培育技能、庭院扮靚技巧傳播開來。
硇洲鎮外出創業大學生鄧劍媚:
我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回鄉將家中閑置的老房子建設成為民宿,把荒廢的庭院改造為綠意盎然的美麗民宿庭院。硇洲鎮海洋生物多樣、海洋資源豐富,我便就此取材將民宿庭院結合海洋生物科普活動、漁具展覽活動,增加鱟文化產品,打造鱟文旅IP。同時帶領村內婦女共同推出海島漁村文化類、海洋博物科普類、海島美食體驗類等體驗課程。
雷州市松竹鎮馬鐵村肖巨章:
今年以來,從植樹造林到庭院建設,我們的村干部率先垂范,在自家門前庭里種上了各種花草樹木,庭院煥然一新,就像小公園??匆娀ㄩ_朵朵的庭院很美,我們村民也開始效仿,用村里廢棄的紅磚砌起了一個個造型獨特的“開心農場”,今天到你家坐坐,分享一下種植心得,明天去他家走走,交換庭院收獲的瓜菜果蔬。村民們建設“美麗庭院”熱情十分高漲。
【學子獻言】
在湛實習實踐學子眼中的湛江“美麗庭院”
以“小家之美”繪就“大美鄉村”
湛江“美麗庭院”建設全面鋪開,擂臺競美帶動農村庭院的顏值一日勝過一日,農民的幸福指數也與日俱增。在湛參加社會實踐的清華、北大等高校學子關注鄉村振興課題,下鄉走訪“美麗庭院”建設情況,并選派代表參加了湛江市“美麗庭院”建設第一期擂臺賽暨典型培訓會。
學子們認為,湛江“美麗庭院”建設彰顯了鄉村新景象、新風貌,從鄉村最小單位“家庭”的視角切入,充分調動鄉村居民的主動能動性,讓農家小院展現新活力新生機。湛江建設“美麗庭院”需要黨政機關、黨員干部、群眾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過強化生態理念、融合地方文化、發動群眾參與、加強基層聯動、注重實用性與美觀性的結合和引入科技元素等措施的實施,湛江的“美麗庭院”將會更加豐富多彩、生態宜居。
打擂臺,曬庭院,“美麗庭院”建設再掀高潮。清華大學張耀斌來到湛江市“美麗庭院”建設第一期擂臺賽現場“觀戰”?!白屛易顬橛∠笊羁痰氖?,湛江黨政機關對于‘美麗庭院’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從比賽舉辦的規格之高、參賽人數的眾多和廣泛中不難看出,正是因為湛江頂層構建和高位推進,美麗庭院工作才能如此廣泛而有效的執行?!睆堃笳f。
同在擂臺賽現場的北京大學賈道繁表示,參與擂臺賽的各個項目非常優秀,不管是庭院風格、生態文明,還是經濟實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特別是看到很多“美麗庭院”都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我們回去后也要把自家的庭院美化起來。擂臺賽讓人們看到了鄉村振興新方向,以家庭為單位切入提升綠化環境,整體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讓家家戶戶呈現新風貌,進一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程度。
在湛實習期間,學子們先后走進遂溪縣楊柑鎮、廉江市中塘村、徐聞角尾鄉等示范美麗庭院調研。“走進中塘村,我對湛江‘美麗庭院’的建設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景色美麗,二是文化美麗??梢?,湛江在守正中不斷創新,給庭院以美麗,給時光以文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激活發展潛力、建設美麗鄉村,不斷創造鄉村文明新形態?!北本┐髮W韓樂表示,湛江聚焦“百千萬工程”的行動部署,打造“美麗庭院+”模式,立足“基層黨建+紅色文化+鄉村旅游”的文化資源,將中塘村的紅色文化及優良家風積極結合在“美麗庭院”之中,讓美麗“小庭院”的文化建設和生態建設成為打造文明壯麗“大鄉村”的新引擎,讓美麗“庭景”轉化為村民的美麗“錢景”。
“走訪湛江‘美麗庭院’,無疑是一次令人心曠神怡的體驗,深刻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在清華大學雷潤看來,湛江擁有豐富的海洋文化和嶺南文化,可以在庭院設計中融入地方文化,如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雕刻、裝飾等,展示湛江的獨特魅力。同時鼓勵群眾在庭院中展示傳統手工藝品、家族傳承物品等,讓庭院成為傳承和弘揚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
北京大學李佳敏指出,建設“美麗庭院”不是一蹴而就,還需要長期的維護和管理,需要鼓勵庭院主人常打理、常創新,確保庭院環境的整潔和美觀。建議湛江設立評比獎勵制度,舉辦村鎮內部、村鎮之間最美庭院評比大賽,以春夏秋冬為題或者節日主題創作有創意的“庭院風情”,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參與美麗庭院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未來,湛江仍需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地繼續建設好“美麗庭院”。學子們紛紛建議,湛江堅持美麗庭院村民建、美麗庭院為村民,利用好“黨員帶頭+巾幗志愿推動+群眾響應”的長效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好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黨員、巾幗帶頭干,村民群眾齊上陣,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庭院”的良好氛圍。同時,利用好“美麗庭院”這一特色招牌,持續打造“美麗庭院+”特色模式,將農業、旅游業深入結合到湛江“美麗庭院”的建設當中,不斷吸引游客,讓“美麗庭院”成為助推“美麗鄉村”的新載體。此外,深入發掘本地紅色文化與鄉村文化,持續打造主題文化庭院,弘揚特色家傳家訓家風,給“美麗庭院”以時光的記憶、歷史的厚重,讓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專家觀點】
小庭院開啟湛江鄉村振興綠美新篇章
湛江市委黨校 李娟
8月8日,湛江市“美麗庭院”建設第一期擂臺賽暨典型培訓會舉行。各縣(市、區)精心呈現的庭院作品,以綠色為主旋律,不僅生動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還展現了美麗庭院所承載的多元化功能。這些庭院,作為村民生活的綠色空間,不僅是湛江推動綠美廣東建設的生動實踐,更是全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展示窗口。
小庭院繪就和美人居畫卷。湛江市以美麗庭院建設為切入口,從群眾對宜居環境的需求著手,按照“一處美到一片美”的思路,串珠成線,以點帶面,有序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首先,通過黨員干部率先示范,動員廣大群眾清理出房前屋后的邊角地、閑置地,凈化鄉村環境。其次,建立“黨員帶頭+巾幗志愿推動+群眾響應”機制,動員村干部、老黨員、家庭婦女等群體率先開展庭院建設,摸索綠化美化庭院經驗。三是注重內外兼修,黨員群眾把敦厚和睦、親仁濟眾的家風家教融入庭院建設中,以家風促民風、以民風帶鄉風,繪就一幅惠風和暢的村居圖。
小庭院涵養綠色生活方式。湛江以“美麗庭院”建設為契機,廣泛發動群眾,不僅美化了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更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著居民走向綠色、健康的生活軌道。在庭院綠化中,村民規劃庭院生態布局,選種與養護各類植物,打造精巧的微小景觀。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村民不僅對生態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對生態美學也有了深刻的體驗,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出村民愛綠護綠生態意識。在庭院設計中,村民充分利用廢舊物、廢棄物等鋪設庭院小徑,制作各類設施、器皿,裝飾庭院立面,變廢為寶。
小庭院書寫綠美提升文章。湛江市以美麗庭院建設為引擎,合理布局庭院生活區與生產發展區,積極盤活鄉村生態資源,探索生態資源價值實現的新路徑。一是通過美麗庭院建設,“推門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生態畫卷已初步呈現,再輔之以地道的農家美食,獨具風情的地方民宿,沉浸式農耕文化體驗等,吸引游客紛沓至來,體驗鄉村的幽遠寧靜、淳樸悠然。二是不少農戶采取種養疊加等方式,不僅美化了房前屋后、農村庭院,也生產出瓜果蔬菜等有機食品,既自產自銷,也滿足周邊群眾的需求,做到美美與共。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