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坡頭鎮三岔路口路面寬闊。記者殷翊展 攝
農村路連接千家萬戶、旅游路延伸千山萬水、產業路通往四方企業……近年來,坡頭區全力支持坡頭鎮立足交通區位優勢,探索發展“路衍經濟”,通過“公路+市集”“公路+產業”“公路+旅游”等方式,聯城帶村、聯業聯產,實現“資源變資產”“流量變留量”的轉變,激發鎮域發展的新活力,助力“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
“公路+市集” 勾勒美麗墟鎮實景圖
寬闊整潔的六車道,智能科學的信號燈,往來有序的車輛……坡頭鎮的S286主干道經過升級改造,為行人與車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舒適體驗。
坡頭鎮因“墟”而興,S286主干道是居民密集且交通繁忙的核心區域。每逢“墟”日,原本的道路因著集市的熱鬧與人群的熙攘,變得擁擠,影響居民的出行體驗。
坡頭鎮以典型鎮建設為契機,成立“喇叭口”工作專班,拆除35棟(間)房屋、征收土地總面積4.436畝用于擴建道路,優化空間布局;整合交警、城綜、交通等部門力量,采取“大綜合+專業化”街區管理模式,盤活市場周邊閑置用地,建立農副產品自產自銷貿易區,疏堵結合引導流動商販集中經營,橫亙在坡頭鎮主要通道長達幾十年的梗阻路全面拉通,坡頭鎮逢“墟”必堵的問題迎刃而解。
為提升城鎮發展能級,坡頭鎮打造“一街三圈”,將“沿路墟集”升級為“路衍經濟”,拓展鎮域發展空間,助力“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的建設。其中,以S286主干道為中軸線,串聯“七個一”美麗墟鎮藍圖打造一條魅力主街,依托重要服務節點建設完善的“服務圈”、興旺的“商業圈”、舒適的“生活圈”,建成聯城帶村的區域中心。
如今的坡頭鎮,建成智能化“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智慧治理和公共服務底色更足;建設特色步行街,打響“坡頭鎮文化夜市”消費品牌,以濃厚“人間煙火”氣息激活“夜市經濟”;完成文化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思想文化陣地提升工程,群眾休閑娛樂空間得以拓展。居民生活變得日益舒適且多彩紛呈,社消零總額也呈現出持續且穩步的提升態勢。2024年1-6月全鎮限額以上社消零總額8168萬元,同比增長31.17%。
乾龍公路沿路安裝了太陽能充電板。 坡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公路+產業” 打造聯城帶村經濟要道
廣湛高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來吸引多方關注。而湛江東站落戶坡頭鎮這片汕湛高速和環城高速交匯的土地,無疑為此地再次注入了強大的活力與無限的發展機遇
坡頭鎮通過“黨建帶群建”方式引導海川快線沿線村民轉產轉業,各類澆灌廠、鋼筋加工廠、管樁廠、混凝土公司、建筑工地應運而生,建材產業連片成團,為乾龍公路等農村公路施工現場提供原材料,為未來湛江高鐵東站建設提供建設項目原材料的就近采購的便利,既減少主材遠距離運輸節省建設成本,又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這只是坡頭鎮以路興產的一個縮影。圍繞交通優勢,坡頭鎮進一步以“路衍經濟”延伸帶動交通運輸“上下游”“左右向”產業,從而推動公路沿線關聯產業和資源要素深入融合發展、聯動發展、跨領域發展。
坡頭鎮建材家居商貿業非常發達,在全鎮主要道路兩側都有分布,超順家私城、麻坡—林坡—交通路段沿街商鋪連線成串,在營企業有49家,鎮區形成高度集聚,吸引大量鄰近鎮街的居民前來采購,產值達1200萬元。同時,坡頭鎮還新建一批充氣站、充電站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和汽修、汽檢、加油站、餐飲住宿商鋪,為過路司機提供“吃住修檢”服務。
公路延伸到哪,產業就跟到哪。坡頭鎮還以“路衍經濟”盤活資源,把交通要道打造成為聯城、聯鎮、聯村、聯產的經濟要道。發展冷鏈物流,京東物流、郵政物流等實現村村覆蓋;引進吉成智造園項目,構建“公路+”的多元產業體系。今年初,坡頭鎮還新引進了6家企業,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暢通的交通條件吸引企業爭相入駐。據了解,2024年1-6月,坡頭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430萬元,同比增長10.3%。
坡頭鎮以“公路+”激發發展新活力。 坡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公路+旅游” 打造“交農文旅”融合新業態
“這是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開通了之后特別開心,不僅方便游客們過來,也方便我們外出采購。”陽光玫瑰園園區負責人表示,自從乾龍公路坡頭鎮至乾塘鎮段修好后,前來游玩的旅客明顯增多,不少預備前往荷花世界的游客也會順路到此游玩。
近年來,坡頭鎮大力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探索支持農村公路“路衍經濟”發展路徑,形成“農旅、交旅、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讓農村公路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
依托海東快線、乾龍公路,坡頭鎮支持陽光玫瑰園等產業園區做大做強,從采摘、制酒、品酒到分塊認領、代種采收、科普教育等系列活動,豐富的游程體驗吸引游客紛至沓來。“企業+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也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致富。
此外,緊扣“周末游”“半日游”等旅游模式,坡頭鎮深入挖掘并整合農村公路沿線豐富的文化資源,打造文旅融合特色帶。組織設計書法詩詞特色村、木偶戲非遺旅游村、金泉臘味工業旅游基地、城市農業公園、高嶺紅磚藝文村等鄉村旅游線路,精心策劃坡頭墟抗法紅色教育基地、久有村(抗法五烈士墓、貞孝牌坊)、博立村(周興書屋、許氏宗祠)等紅色旅游路線。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